第1章 早醒悟,早成功(1)(1 / 3)

§§§第一節人生可以走直線

對於一個年輕人來說,夢想對其一生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它猶如海上的燈塔一樣,指引著人們前進的方向。它讓迷茫無助的人找到人生的希望,它給人帶來力量,它賜予人不斷向前拚搏的勇氣。沒有夢想與目標的人注定一生將在社會中隨波逐流,這就好比一艘失去方向的船隻,在激流中橫衝直撞,最終隻能粉身碎骨。揚一張帶著夢想的帆吧,它會帶你駛向更遠更廣闊的天地!

大眾眼中的李彥宏擁有幸福的家庭、非凡的個人魅力以及成功的事業,這些無疑使他成為當代年輕人羨慕的對象。自古以來江山與美人就像不能兼得的魚跟熊掌一樣,在李彥宏這裏卻似乎都已經得到了。那麼,究竟是怎樣的成功之道才讓他從眾多的創業者中脫穎而出呢?歸納而言,就是他所說的“人生可以走直線”,即一個人一旦確定了自己的目標,就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人生之路有很多條,如果每一條都去嚐試,我們未必有如此多的機會和時間。但是如果確定目標,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一條並將它進行到底,那麼我們也能像李彥宏一樣闖出一番自己的事業來。

20幾歲的我們即將闖蕩世界,而那些年幼時簡單的夢想可能還會在我們腦海不時地閃現。所以在出征之前,我們應該檢查一下自己的背囊,整理一下那隻裝著各種夢想的口袋,然後再毫不猶豫地朝著它大步走去。

山林中飛來一隻凶狠的老鷹。它在長空中盤旋尋找著獵物。突然它發現了兩隻在草叢間玩耍的兔子,兔子也發現了空中的老鷹,拔腿就逃。老鷹盯住一隻較大的兔子,緊追不舍。兔子緊急轉了一個彎,老鷹也跟著調轉方向。幾番較量後,鷹終於抓住了兔子。

鷹盯住一隻兔子緊追不舍,最後得到了美餐。而如果它同時追逐兩隻兔子的話,結果很可能一隻也抓不到。同樣,很多成功的人也是得益於專注於自己的目標。

斯蒂芬·茨威格就是其中一個,他是深受中國讀者喜愛的奧地利作家。有一天,在比利時著名作家凡拉愛朗的介紹下,茨威格在巴黎認識了雕塑大師羅丹。羅丹熱情地邀請他到鄉下的雕刻室去看看自己最近的作品。那是一尊女性的半身像。羅丹覺得已經完工了,但審視一會兒後,忽又喃喃自語道:“隻有那肩膀上麵,線條仍舊嫌太硬。對不起……”這時,他似乎已經忘記了茨威格的存在。

他撿起一柄塑像用的木質小刀,在柔軟的泥土上輕輕拂過,使像身的肌肉發出一種更細膩的光澤。羅丹雕像的手指活潑了起來,眼睛裏放著光芒。“還有這裏……這裏……”他又修改了別的幾處地方,再退後一步,細細觀察。然後又把架子轉過背來,喉嚨裏喃喃地發出奇怪的聲音。有時他欣然微笑,有時他眉頭緊皺,有時捏了一點泥,加到雕像身上去,又輕輕地抓掉一些。

如此繼續了半小時,一小時……他沒有對茨威格說一句話,除了創造他理想中的畫像之外,他什麼都忘記了。似乎天地之間隻有這工作的存在,就像上帝著手創造世界的第一天那樣。

男人成長法則

一旦你確定了目標,那就大步地向前去,不要猶豫,不要瞻前顧後。要想最終讓你研究的某個領域更深入,要想取得成功,那就直線地前進吧!

直到丟下小刀,他才想起茨威格來。“對不起,先生。我簡直把你忘記了,但是……”羅丹對自己的失禮非常過意不去。茨威格卻十分感激地緊握著他的手。在他看來,這一天所得的教訓比在學校裏多年的用功還有益處。

“一個人可以如此完全忘記了時間、空間與整個的世界,這個認識,使我得到了空前絕後的感動。這幾個小時,使我把握住了一切藝術、一切事業成功的奧秘——聚精會神,集中所有的力量以完成不論大小的一件工作,把我們容易分散、容易旁騖的意誌貫注在小小的一點上。我覺得遺忘一切其他事物而集中意誌以求完美的熱忱,就是我過去所缺乏的。除了工作,好像自己都不存在,這就是成功的秘訣。我現在知道舍此以外,別無其他神妙的方法了。”這是茨威格在《成功的秘訣》裏的描寫,生動傳神地表現了藝術家羅丹那種忘我地專注於目標的工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