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滾雪球效應——讓你小錢變大財(2 / 3)

簡單地說,“72法則”就是用72去除複利收益率,就能獲得本錢翻一番的時間。比如,年複利收益率是9%,那麼本錢翻一番的時間就是8年;假如複利收益率是12%,則每6年本錢就可以翻一番。

據說,知道這個道理的人後來都變成了有錢人。也許,看完金萬的故事,你也能學到這些寶貴的經驗,成為一個和他一樣的有錢人。金萬是一個生意人,一個年輕的生意人,他在江南地區經營進口轎車銷售生意。工作之餘,還炒股、投資海外的房地產,並已獲得了一定的投資回報。

金萬說:“我投資的一個特點,就是所有產品的年均收益率都維持在25%左右。差不多每隔3年,就有一次本錢翻倍的記錄。”

這些新生代的富豪們,都能靈活地運用“72法則”,一般先算出投資品種的收益率之後,才決定投資哪個品種。你想獲得什麼樣的收益,就要參考這些產品的收益率。舉例來說,你現在有2萬元,如果你想在5年內讓錢變成8萬元,依據“72法則”,必須選擇每股複利率為28.8%的投資品種。

學會活用“72法則”,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但對二十幾歲的投資者來說,更重要的一點是要有明確的投資目標時間和目標收益。計算利率的時候更不能馬虎。

金先生說:“光有掙大錢的夢想是成不了富豪的,還要有精於計算的頭腦,粗枝大葉的投資心態是無助於投資的。你看我隨時隨地都帶著計算器,哪怕隻多0.1%收益率也要算個清楚。”“此外,為了在預定的時間內達到目標收益,你還要計算出現在必須投入的本錢。”

人們經常用“利滾利”來形容某項投資來錢快、賺得多,就像滾雪球一樣,走得快,滾得雪就多。比如你拿一萬元去買年報酬率20%的股票,沒什麼意外的話,大約三年半的時間,就能變成二萬元。當然,這是1萬元,如果是100萬、1000萬、1億元呢?這就是72法則的神奇之處!

雖然,72法則不像利用複利公式查表計算那麼精確,但也和預期目標十分接近了,在投資的時候能夠幫你不少的忙。

真正的發財之道,當然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公式能證明的,還需要投資者敏銳的眼光和正確合理的理財規劃,這個世界上沒有白來的好事,你何曾聽說過天上會掉餡餅?二十幾歲,更不能指望著救世主來送錢,錢不是等來的,是自己一分一分賺來的!

技巧隻是一種手段,而不是根本。再好的工具也不能代替自身的天分,想賺錢還要靠自己,從現在開始,學習理財,努力攢錢,有了積蓄再去投資,讓錢生錢,相信你的錢包會越來越鼓,你的人生也會越來越美好!

做“烏龜”別做“兔子”,年年賺錢最重要

大家都知道龜兔賽跑的故事,其實,富人和窮人理財的時候,也會有類似這樣的情況發生。烏龜爬得雖慢,但是一直在爬,錢也一樣,雖然賺得不是很多,但是一直在不停地增值。兔子跑得快,但是跑一會就躺著睡大覺,錢賺了一筆,但以後的機會就沒了。

真正的富翁在理財時是不會在乎一年的回報率是多高的,他們注重的是“持續性”的增長,也就是說“年年賺最重要”。尤其對二十幾歲這個年齡段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理財觀念。毋庸置疑,這個觀念是十分科學合理的!

台灣國立政治大學的李怡宗和劉玉珍,對2004年台灣股票交易做了一次研究,在研究中發現:台灣股民連續兩個半年期間,隻有1%的股民獲利,利潤也僅有4000美元左右,還不如一個打工仔賺的錢多。其中有什麼原因嗎?

其實,這和股民的一些錯誤觀念有關。現在中國的普通百姓一般都缺乏“理財教育”,再加上周圍也很少有行業高手,很容易犯錯,甚至一輩子都掌握不了投資的技巧。如何改變這種情況呢?我們要學習“烏龜精神”,一步一步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就是這個道理。

比如,今年的市場很旺,幾乎閉著眼睛都能賺到50%,如果明年再不斷加碼,也希望得到50%的回報,有這種追漲心理的人,我們敢說下一年他一定虧本。市場的變化是無常的,金融危機也許下一秒就會到來,所以“追漲”的兔子心理要不得。

以股市的遊戲規則,今年大漲,明年必是調整年。再不計後果地加碼,很可能會賠錢。富翁們的理財方式可不大一樣,雖然旺市的回報沒有老百姓高,但等到股市下調,照樣能維持增長。二者之間的結果慢慢會體現出來,“烏龜”肯定比“兔子”賺的錢多!

初學投資的年輕人還有這樣一種心理:把股場當賭場,投資什麼產品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是利潤,而不是風險。富人理財,首要考慮風險,然後才是利潤,投資第一不虧本,第二才是回報。普通人想著今年運氣好的話就賺它一大把,沒有理財技術,靠運氣很難做到年年賺錢。富翁卻想著年年賺錢,雖然每年回報不一定很高,但為了平衡風險,穩妥一點是很有必要的。

巴菲特的理財觀念就是典型的“烏龜型”,他的平均年回報25%,但維持了70年。雖然有很多投資人某一時段的回報比他還要多,但不能長期維持,隻是偶然賺一把。再來看看美國幾所大學的基金增長率:耶魯大學每年平均增長17.2%;哈佛大學基金每年平均增長15.2%;普林斯頓大學基金每年增長15.6%。

也許你會說,這些數字能代表什麼?但是看到這個數據,你就明白為什麼“烏龜”比“兔子”賺錢了。美國耶魯大學的基金,20年前隻有10億美元,到現在卻有200多億美元,靠的就是這每年17.2%的增長。

其實,理財秘訣隻有三條:

一、每年儲蓄5萬元;

二、不要冒太大的風險,年年賺10%以上;

三、維持10年以上。

人人都能成為百萬富翁,關鍵看你有沒有當百萬富翁的勇氣!在城市生活的每個白領每年儲蓄5萬元並沒有多大的難度,剩下的就看你投資的本事了。不管投資那些細節有多麼複雜,抓住一點,你就能成為市場上不敗的神話——做“烏龜”別做“兔子”,年年賺錢,財富的雪球才會不斷滾動越來越大!

人閑錢不閑,過節早打算

你休假的時候,錢在幹什麼?每逢節假日,人們都想通過一些娛樂活動來釋放長期工作、學習的壓力,但人閑著的時候可不能讓你的錢也閑著。那麼過節的時候應該如何理財呢?按照不同的時間段,理財方法也要加以區別。

節前:流動and安全

年輕人在過節的時候大多喜歡出遊,走親訪友,觀光遊覽,對於現金的需求比較大,因此節假日前理財一定要保證資金的流動性。當然也不是把所有的現金都放在手上,最好的方法是通過各種理財手段進行平衡。把過節需要的現金留出來,剩下的可以拿來購買貨幣基金或者辦理通知存款。

節前理財,除了要保證錢的流動性,還需要關注錢的安全性。出門的時候,家裏的汽車、高檔名表、金銀首飾、古玩字畫、珠寶玉器等貴重物品,可以通過典當等方式代為保存。既保證了財產的安全,也能獲取一定的流動資金。如果還不是很放心,還可以購買一些交通意外險、自助遊意外險等短期保險品種,花小錢避免大損失。

節中:便利and國際

國慶、春節長假,很多人喜歡舉家出動,花費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花錢不可避免,鑒於異地取款和攜帶現金的不便,信用卡就成為了人們的首選。信用卡不僅能真正方便自己的長假消費,還能節省一些不必要的支出。如果以普通消費為主的話,可以選擇聯名卡,不僅有一般信用卡所具有的金融服務功能,還能享受聯名單位的折扣優惠或其他特殊服務;如果是出境遊,可以選擇國際卡,具有以人民幣和某一指定外幣結算的特點,一卡雙幣、全球通用,解決你的後顧之憂。如果打算長假在家休息調整,可以關注一下網上書店、網上銀行等,為你的理財規劃添磚加瓦。

雖然國內的資本市場在長假中都休市,但世界上還有許多市場仍然在交易。所以,在長假期間更要注意自己的投資品種是否仍在交易,具體交易時間又是如何。玩樂的時候也不要忘了你的錢,時時關注國際市場,即使不能馬上交易,也能隨時把握行情。

節後:回顧and前瞻

過完節了,玩得也盡興了,這時就需要對節中的消費理財做一些仔細的檢查。看看自己到底花了多少錢,信用卡的餘額、網銀的使用情況等,還有在節前典當的物品,也要及時地贖回。

節後,國內各個資本市場都重新開市了,原先存入銀行的通知存款或者購買的貨幣基金,到時候都需要轉出或贖回。還要注意一些新規定的實施,如銀監會將在節後清查貸款入市資金等,投資者也要早作了解,這些都會對以後的投資產生影響。

人閑著,錢不能閑著。賺錢的秘訣就是讓錢不停地流轉,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過節的時候更要早作打算。沒有人是天生的理財專家,隻有通過不斷地學習才能達到一定的程度,年輕人即使沒有經驗也不要緊,時時做好戰鬥的準備,不放過任何時機,過節也理財,致富不遙遠!

“蝸牛家庭”財務提速方案

該不該擱下重重的殼

尋找到底哪裏有藍天

……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等待陽光靜靜看著它的臉

小小的天有大大的夢想

重重的殼掛著輕輕的仰望

……

這是周傑倫的蝸牛中的一段歌詞,說蝸牛的一生都背著重重的殼,背著自己的房子,尋找著屬於自己的藍天。現在的一些家庭和蝸牛是何其相像啊!這些家庭背負著房子的壓力,艱難地“一步一步地向上爬”。“蝸牛家庭”就是那些把購買房屋作為自己理財首要目標的家庭。

很多年輕人為了擁有自己的房子,長期背負著貸款,省吃儉用,兢兢業業。有自己的房子當然好,但是如果在房子上耗用太多的資源,必將影響其他目標的實現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28歲的曹陽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在一家廣告公司做策劃,每月收入5000元,妻子在做會計,每月2000元錢。下有剛滿歲的小孩,尿不濕、奶粉花錢也不少;上有四位老人,自己的父母有退休金,妻子父母沒有。買的房子貸款30萬元,月供1700元,銀行存款隻有3萬元。沒有任何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