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二十幾歲年輕人一定要懂得的理財聖經(3 / 3)

投資必須需要三“心”二“意”

戰場上沒有永遠的勝利者,也沒有永遠的失敗者。就算是常勝將軍也有馬失前蹄的時候,更何況是平凡的士兵呢?二十幾歲,我們大部分都是“士兵”,即使做士兵,我們也要做個像“許三多”那樣的“兵王”!

在人生的漫漫征程上,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年輕人初學理財難免會遇到種種挫折,遇到各種各樣複雜的情況,這時就需要我們以良好的心態去調整、以積極的態度去渡過難關。

股市不會每天都漲,也不會永遠都在跌。麵對市場的大幅波動,除了要檢視自己的投資組合,並加以適當的調整之外,還必須審視自己的投資觀念是否正確。

畢竟經濟發展、市場行情的變化起起伏伏,經濟學家也未必能判斷清楚,年輕的投資者由於缺乏經驗,判斷走勢難免偏頗。隻有做好資產配置,選擇正確的投資方式,才能在投資這條路上走得長遠安心。而這些都需要一個前提——投資人的觀念。

一個成功的投資人必須要擁有三“心”:

投資人要有“信心”:相信前景,市場難免會有循環,但是長期趨勢是積極向上的,跌得再低終究也會回升。失敗首先從城堡內部開始,沒有信心不足以成事。

投資人要有“恒心”:持之以恒,定期定額扣款,在低檔多累積單位數,絕不要中斷投資。堅持不懈說起來很容易,做起來難,賺錢也是如此,不信的話就試試。

投資人要有“耐心”:穩字訣,投資功夫的重要心法秘籍。時間是投資人最好的朋友,沉穩地等待行情來臨,你會有更多驚喜。

說完三“心”,我們再來看看成功投資人還要具備的二“意”。

投資人“意圖要明確”:投資不是漫無目的,看到別人投資什麼賺錢,自己就去投什麼;投資也不是一時興起,今天投個看看,明天不行就撤。投資要有明確的目標和詳細的步驟,才能進退有據、事半功倍。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你打算以20年定期定額投資基金,把這些錢作為退休金的儲蓄規劃,就沒必要擔心短線的市場波動,反而要在股市回檔時加碼投資。這就是所謂的逢低加碼原則。

投資人“意誌要堅定”:也就是說,不要因為短線市場波動或者是個人情緒因素,破壞原先設定好的投資計劃。在金融市場,投資人麵對的是不亞於戰場的殘酷搏殺,沒有堅定地信念去執行投資計劃,很容易走向“滑鐵盧”。“行百裏者半九十”,請堅持再堅持,向著理財目標邁進,相信財富就在未來不遠處等著你!

還有一些投資方法也需要投資人注意,我們稱之為兩個“一定”:

投資人“一定要定期定額”:具一些國際知名的基金評鑒公司研究,“定期定額”投資法是長期投資最好和最成功的方法。二十幾歲,很適合長期投資,抗風險能力也強,宜多多采用。

投資人“一定要逢低加碼”:買低賣高的原則,也許每個投資人都懂,但真正能做到的很少。逢低加碼需要勇氣,但報酬是豐碩的。投資人切記,股市逢低宜酌量加碼,以把握低檔入市的長線賺錢契機。

掌握了正確的方法不一定能成功,但沒有正確的方法,成功更不容易,甚至根本不可能成功。投資理財尤其如此,有了良好的心理狀態和正確的技巧,在三十歲之後,也許我們真的能成為一個有錢人!

坐而思不如起而行

——幸運女神偏愛付諸行動的人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時候:我今天要早起,一定要早起。可惜,鬧鍾響了三遍,還要蒙住頭再睡幾分鍾。也許,你還有這樣的想法:我要創業,等我手頭有了10萬元我就創業。等你有了10萬元的時候,你還在想到底選哪個項目好呢?也許等你思考成熟了,機會已經沒有了。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人從小就很想學醫,可到了三十歲的時候還沒開始學。一次在和朋友喝酒的時候,他對朋友說:“我想征求一下你的意見,我從小就很想學醫,但是因為各種原因一直沒學成,現在30多了再學是不是有點晚?”他的朋友很驚奇:“我怎麼不知道你還有這樣的理想,當然要學了,現在不學到老了哪有機會啊!”

有時候顧慮太多,就是在給自己的懶惰找借口,與其整天坐在那裏去想,還不如站起來馬上就去做!除了結婚、生子、買房子這些大事情,所有的事思考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一個星期。人隻有行動起來才能改變一切,不能總是停留在思考的階段。

二十幾歲是一個愛做夢的年齡,很多時候都想著哪天運氣好買彩票中大獎、天上掉餡餅之類的一夜暴富的好事,還有的喜歡想象,整天坐在家裏幻想自己運氣來了嫁給一個億萬富翁;還有的看到周圍的同學朋友發財了,就開始關注一些創業的項目,盤算來盤算去,總是找不到更適合的賺錢方法。要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白來的午餐,光想是沒什麼用的!幸運女神也永遠不會青睞那些整天坐著思考的人!

在古巴比倫文明中,那些富豪們是如何看待思與行的呢?在他們眼中幸運的含義又是什麼呢?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古代的富人的財富觀念:

No1.全世界沒有人不期待自己是個幸運兒。我們每個人天天都在巴望幸運女神的眷顧,因為這是人類的本能。

No2.當你想到幸運的時候,你會想到什麼?如果是金錢或者不勞而獲,對不起,讓你失望了。無論你如何祈禱,都無法吸引幸運女神的青睞,因為她幾乎從不光顧這些地方。

No3.假如你真的很幸運,可你知道好運能延續到幾時?幾乎沒有人能靠賭博、博彩或者不勞而獲致富,隻有在幸運女神經常造訪的地方,才更容易得到她的青睞。

No4.也許就在剛才你已經錯過了幸運女神的眷顧,我們常常對幾乎唾手可得的大好機會視而不見,並且失之交臂。要知道,好運通常是伴隨著各種機會出現的。

No5.阻撓你成功的最大的敵人往往就是你自己。幾乎每個人都有拖延的毛病,可惜機會總是稍縱即逝。要想抓住致富的機會,必須戰勝拖延!

窮人和富人之間的差距,有很大一部分就在於“心動”與“行動”。將心動的想法付諸於行動,這才是你夢想成真、事業成功的重要因素。心動的想法需要用行動去實現,行動也需要靠心動的想法來指引。“終日所思,不如須臾之所學”,整天思考,還不如馬上就投入到行動中呢,隻有行動才能真正實現人生的價值。

機會屬於那些有準備的人,沒有機會也要創造機會。隻有接受、把握和利用各種機會才能吸引好運上門,抓住良機,果敢行動,才能贏得幸運女神的歡心,因為她永遠青睞那些付諸行動的人!二十幾歲的年輕人,不要猶豫,馬上行動吧!

理財個性化,讓二十幾歲人過上優質生活?

真正懂理財投資的人都明白一個道理: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這句話幾乎可以看做投資者理財的至理名言。因為它揭示了多元化投資,從而分散投資風險的重要性。但是太多的投資產品,往往會讓投資者陷入管理僵局,最終難以獲得效益的最大化。尤其是二十幾歲的工薪階層,更沒有太多精力花在理財上麵。那怎麼才能實現個性理財,合理選擇和配置投資產品呢?

雖然沒有固定的模式,但有一個原則是不能變的——利於管理,均衡投資,效益最大化。我們理財的目標不就是最大限度地實現財富的增值嗎?

知道存銀行不賺錢,很多人就把錢取出來挪到股市裏,希望通過炒股實現資產的增值,卻往往忽略了股市的風險,其實,這僅僅是投資理財的一種方式。投資理財還有很多途徑,並不一定非得炒股。

被廣大投資人普遍認同的理財定律有兩個:一是“4321”定律,指的是資產配置比例,將收入的40%用於供房及其他投資,30%用於生活開支,20%用於銀行存款,10%用於保險;另一個是“32221”投資組合,指的是把個人積蓄的30%用於儲蓄以備後用,20%用於購買基金以增加收益,20%用於購買股票以謀求高利,20%用於投資收藏以圖增值,10%用於購買保險以防止意外。

還有一個關於股票投資的“80定律”,主要針對股票的高風險而言,最好是根據年齡進行投資。股票占總資產的合理比重等於80減去年齡再乘以100%。比如,三十歲時股票可占總資產50%,40歲時則占40%。

還有一個“100減去目前年齡”的經驗公式,比如三十歲,就可以把70%的資金投資在股票市場、基金或其他投資上。因為年輕,離退休的日子還遠,風險承受能力較強,可以采用這個積極成長型的投資模式。

理財最關鍵的問題是:怎樣才能花最少的精力獲取最大的收益?

雖然方法是有了,但怎麼實施也是個大問題。總的方案是這樣的:首先留出日常生活的資金,把這些錢投入流動性較好的理財工具裏,然後再進行高收益的投資。投資也可以分成兩組,穩健型和進取型。比例可以根據投資人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調整。但目前的市場情況不景氣,所以應該加大穩健型投資的比重。

資產數量隻是一方麵,還應進行合理的資產配置。資產配置具有高度的個性化,每個人情況都不盡相同,需要全麵了解才能做出合理的分配。比如投資人的性別、年齡、職業、是否結婚、配偶情況、有無子女、家庭收支,是否負債等,這些看似與投資無關的因素都會影響到一個人的理財規劃。隻有把這些個性化的東西全部考慮清楚,才能進行合理的資產配置,才能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

每一個投資者都想追求一種絕對安全的獲利方式,資產配置的目的就在於規避投資風險,從而獲取最高利益。個性化資產配置就是在個人所能承受的風險範圍內使投資的收益最大化,讓每個理財的年輕人都能過上自己的優質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