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一位沒有繼承人的富豪死後將自己的一大筆遺產贈送給遠房的一位親戚,這位親戚是一個常年靠乞討為生的乞丐。這名接受遺產的乞丐立即身價一變,成了百萬富翁。新聞記者便來采訪這名幸運的乞丐:“你繼承了遺產之後,你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乞丐回答說:“我要買一隻好一點的碗和一根結實的木棍,這樣我以後出去討飯時方便一些。”

可見,習慣的力量是驚人的。

習慣能載著你走向成功,也能馱著你滑向失敗。因為它是一貫的,在不知不覺中,經年累月地影響著我們的行為,影響著我們的效率,左右著我們的成敗。

30歲以前養成的習慣決定著你是否成功。好習慣會使成功不期而至。下麵9個好習慣是成功必備的:

1.積極思維的好習慣

有位秀才第三次進京趕考,住在一個經常住的店裏。考試前兩天他做了三個夢:第一個夢是夢到自己在牆上種白菜,第二個夢是下雨天,他戴了鬥笠還打著傘,第三個夢是夢到跟心愛的表妹脫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著背。臨考之際做此夢,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去找算命的解夢。算命的一聽,連拍大腿說:“你還是回家吧。你想想,高牆上種菜不是白費勁嗎?戴鬥笠打雨傘不是多此一舉嗎?跟表妹脫光了衣服躺在一張床上,卻背靠背,不是沒戲嗎?”秀才一聽,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裹準備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問:“不是明天才考試嗎?今天怎麼就打道回府了?”秀才如此這般說了一番,店老板樂了:“唉,我也會解夢的。我倒覺得,你這次一定能考中。你想想,牆上種菜不是高種嗎?戴鬥笠打傘不是雙保險嗎?跟你表妹脫光了背靠背躺在床上,不是說明你翻身的時候就要到了嗎?”秀才一聽,更有道理,於是精神振奮地參加考試,居然中了個探花。

可見,事物本身並不影響人,人們隻受到自己對事物看法的影響,人必須改變被動的思維習慣,養成積極的思維習慣。

怎樣才算養成了積極思維的習慣呢?當你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麵對具體的工作和任務時,你的大腦裏去掉了“不可能”三個字,而代之以“我怎樣才能”時,可以說你就養成了積極思維的習慣了。

2.高效工作的好習慣

一個人成功的欲望再強烈,也會被不利於成功的習慣所撕碎,而溶入平庸的日常生活中。所以說,思想決定行為,行為形成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你要想成功,就一定要養成高效率的工作習慣。

確定你的工作習慣是否有效率,是否有利於成功,可以用這個標準來檢驗:即在檢省自己工作的時候,你是否為未完成工作而感到憂慮,即有焦灼感。如果你應該做的事情而沒有做,或做而未做完,並經常為此而感到焦灼,那就證明你需要改變工作習慣,找到並養成一種高效率的工作習慣。

高效工作從辦公室開始:

了解你每天的精力充沛期。通常人們在早晨9點左右工作效率最高,可以把最困難的工作放到這時來完成。

每天集中一、兩個小時來處理手頭緊急的工作,不接電話、不開會、不受打擾。這樣可以事半功倍。

立刻回複重要的郵件,將不重要的丟棄。若任它們積累成堆,反而更費時間。

做個任務清單,將所有的項目和約定記在效率手冊中。手頭一定要帶著效率手冊以幫助自己按計劃行事。

減少回電話的時間,如果你需要傳遞的隻是一個信息,不妨發個手機短信。

對可能打來的電話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在你接到所期待的電話後便可迅速找到所需要的各種材料,不必當時亂翻亂找。

學習上網高效搜尋的技能,以節省上網查詢的時間,把你經常要瀏覽的網站收集起來以便隨時找到。

3.養成鍛煉身體的好習慣

要有保健的意識,如何落實保健意識呢?一是要有生命第一、健康第一的意識,有了這種意識,你就會善待自己的身體、自己的心理,而不會隨意糟踏自己的身體。二是要注意掌握一些相關的知識。三是要使自己有一個對身體應變機製:定期去醫院做身體檢查;身體覺得有不適的地方,應及早去醫院檢查;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請一個保健醫生,給自己的健康提出忠告。

身體鍛煉,就像努力爭取成功一樣,貴在堅持。

4.不斷學習的好習慣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年代已經過去了,但是養成讀書的好習慣則永遠不會過時。哈利·杜魯門是美國曆史上著名的總統。他沒有讀過大學,曾經營農場,後來經營一間布店,經曆過多次失敗,當他最終擔任政府職務時,已年過五旬。但他有一個好習慣,就是不斷地閱讀。多年的閱讀,使杜魯門的知識非常淵博。他一卷一卷地讀了《大不列顛百科全書》以及所有查理斯·狄更斯和維克多·雨果的小說。此外,他還讀過威廉·莎士比亞的所有戲劇和十四行詩等。杜魯門的廣泛閱讀和由此得到的豐富知識,使他能帶領美國順利度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時期,並使這個國家很快進入戰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