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佑軍長與林雪梅團長在兩百位戰士的守護中踏上天關道路上,盡管道路泥濘不堪,但是眾人都沒在意這些,一邊向前前方行走一邊觀察起周圍情況,
望著前方景色李天佑軍長無不感歎道:果然是天險,兩側山脈怪石嶙峋,高不可攀目測至少上百米,隊伍一路緩慢走來來到距離城門前方千米處停下,前方已無路可走地麵上滿是尖銳地刺方陣。
在地刺後方更是有著拒馬柱存在,遠遠看去是木棍走近一看哪那是木棍而是原木簡單去掉枝幹,每根原木都有兩人合抱大小。
在有如此多駐軍守衛的情況下,還需要陷阱拒馬柱這裏到底是在防禦著什麼呢?
幾百人的隊伍到來早已經被守軍發現,守衛在城牆上的戰士們隻是引弓拉箭望著隊伍沒有過多的動作,接著放下吊籃讓一位士兵過來問明情況。
而在這位士兵下來到城門口向李天佑軍長所在隊伍走過來時城牆上的弓箭手們早已彎弓搭箭準備著,銳利的雙眼死死盯著李天佑軍長等人身上,如有任何過激舉動立刻招來萬箭穿心之禍。
在與李天佑軍長等人對話後小兵又返回到城角乘坐吊藍返回到城牆上,一上城牆小兵立刻將情況上報給十夫長,十夫長聽完後一時之間也拿捏不定,不太確定事情真偽但也擔不起責任,不得不向上上報到百夫長。
百夫長在收到消息時也是一頓,怎麼突然出現外邦使團成員,並且想建立友邦。但一想到人也不敢假冒使團成員到要塞天關來想到這的百夫長也隻能將事情再次上報,如真是使團成員也不是自己一小小百夫長能接待的,百夫長直接上報到千夫長。
一般情況千夫長就能解決,隻有特殊情況才會再次向前上報到校衛那裏。
通過小兵對話了解到,原來這是一隊出使使團,想要先行通過交接在向鎮守於此的最高領導者會談,建立友邦之約。
或許正是最後一句話才讓千夫長難以下定論,在這強武時代,一個皇朝要與另一個皇朝締結友邦之約可不能輕待之。
這一個不對可能引起兩個皇朝的對決,那將會是一場史無前例之大戰,動則幾萬、幾十萬大軍交戰,如果真是如此呢?
作為千夫長更為知道事情輕重立馬找到校衛上報此事,校衛聽完後表示知道後揮手讓千夫長返回自己會處理,校衛秦月樓接著召來執旗手將事情告訴於他讓其立刻趕到偏殿口頭傳訊與右翼葛將軍,讓葛將軍來決定這件事情。我會先去城口與來使使團交談一番。
秦月樓校衛說完讓執旗手立刻出發,執旗手領命後拔出背後赤旗拿在手中快速出殿向著中心主殿而去,作為執旗手所練功夫都在雙腿上,一出殿堂後執旗手就使出全部實力快速向主殿趕去。
而秦月樓校衛則是向著城門口走來,來到城門口時直接從城牆上躍下來到地麵上,向著李天佑等人走來,等來到眾人身前十步距離停下。
秦月樓校衛先行開口問到:各位看著麵生,不像是我們這裏人是從哪裏來的呢?
聽傳令小兵說各位是使團成員那為何人員卻如此之少,隻有兩個百人隊護衛護送呢?
見到來人發問,李天佑軍長與林雪梅相視一眼後,由林雪梅開口回答到:我們是從其他大州過來的使團成員,至於你問的護衛人員倒可放心,因為這兩個百人隊每一位戰士都是可以以一敵百的百人敵,能很好護衛我們安全。
秦月樓校尉見林雪梅如此說到也是有點不信,要知道軍中多有高手,士兵們也多會軍陣變化,要做到百人敵可不容易。
不過既然回答了秦月樓也不想失了禮數,畢竟對方說是使團成員不能失了自身的禮數,開口自我介紹到:永泰城嚴鎮守手下一校衛秦月樓,不知兩位如何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