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男主除了女主角還擁有無數後宮。
文柳不理解自己為什麼會傳到這本破書中?
文柳隨手觸摸周圍的東西,但凡碰到的都進入了空間。
她看到地上的馬紮凳子,無論自己怎麼控製都紋絲不動。
文柳明白這個空間隻能被自己觸碰後,物品才能進入。
文柳打量空間,腦海裏出現了空間數據,共有四百立方。
長二十米,寬十米。算下來兩百平方,高有兩米。
現在空間內還是空蕩蕩一片,想到空間可以被裝滿時。
囤積癖的文柳頓時充滿了安全感,有什麼比囤東西更快樂呢。
但是一想到眼前的情況,文柳頓時萎靡。
文家在滌水村,屬於巨州的管轄。
巨州是僻陋之地,滌水村和其他四個村落是流放之地,這裏是許多罪臣後代的棲息之所。
滌水村的文家,是罪臣文閣老的分支,先帝立太子,文閣老站錯了位。
文家的主家隻有幾個重孫還在人世,文家其他分支被分到了不同的村子。
這個重孫就是書中的一個配角。
原主文柳因為母親季月娘小產,在為母親尋找草藥時,淋了一場大雨。
文柳的二嬸,李盼娣告訴眾人已經找大夫醫治,也喝了藥。
但李盼娣拿了家裏給的藥錢,偷偷用路邊的草充當了藥材,以致文柳病了三日越來越嚴重。
除了文柳和李盼娣,沒有人知道,文柳喝的藥是假的。
現在季月娘去找於大夫,一會兒一定會知道真相。
可是原主的記憶中,季月娘一直是一個埋頭苦幹的人,就是知道真相又如何?
她也沒那個本事給原主申冤。
文柳掀開窗戶,這個破窗戶就是用布稍微擋了一下,基本不防動物也不防賊。
她環視院子,最大感慨就是窮。
院子周圍被籬笆緊實得紮了一圈,籬笆有一人高。
為了防止有人翻籬笆,籬笆頂用竹子磨得又細又尖。
文老爺帶著兒女們在滌水村住了十四年。
文家老大偶爾會抄書補貼一下家用,但是種田的活計都是老二和老三幹。
文家老四是庶子,原本還有個老五,十幾年前流放時意外去世。
記憶裏不知道四叔是什麼原因,離開了老宅,帶著姨娘單獨居住。
文家的兩個女兒都嫁到了其他地方,平時也很少回娘家。
但文柳不理解,這麼多人努力生活,不應該過得這麼差。
隻能說,領頭的驢把路走歪,後麵都得歪。
文老爺不事生產,每日就是舞文弄墨。
文老大不下田,日日都是一身長衫,跟著文老爺到處去參加文會。
有時候還要去別的村落,來往的開支讓本不富裕的文家更是一貧如洗。
每次文家的女眷們織了布換的錢,都被文老爺拿走。
文柳很不解,以文家這樣到處參加詩會的開銷。
怎麼織布也掙不來這錢呀!
而且文家不養雞鴨,嫌禽類汙穢,豬下賤,羊騷臭。
因此,想吃顆雞蛋都是費勁的事情。
文家為了表現自己文人氣質,在屋後和西麵一塊地都種植竹林。
按文老爺的話說,寧可一日無肉,不可一日無竹。
這竹林頗得村裏那些風雅人的誇讚,唯有文家老小跟著一起喝風。
尤其是天下大赦罪臣文家也能參加科舉後。
文家的做派做作到了極致。
可文家沒有人覺得不對,這令文柳非常不理解。
餓死在逃荒路上,是文家人應該的宿命。
但絕不是文柳應該有的宿命!
文柳要活著,第一步是離開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