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中國的飛機征服世界(2 / 2)

航空及其基礎設施的重建計劃

為應對經濟和金融危機,中國實施經濟刺激計劃,迅速采取措施,投入數千億歐元。其目的何在?就是為了刺激投資和消費。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的航空產業及其基礎設施也沒有被遺漏!中國在2009年修建、改造了22個機場。中國還在25個機場的各種擴建項目中注入了100億歐元的資金。

在國外廠商方麵,像達索獵鷹集團這樣的聯盟相繼出現:2010年12月14日,達索獵鷹的一家銷售市場公司在北京正式開張。5年內,達索公務機的數量會在中國大幅上漲。此外,達索航空目前正在與中國航空集團談判,想要在這裏建立一條組裝線,就像與空客公司合作一樣。通過與中航合作,法國製造商可以加入到中國公務機的設計中來,或者建立一條組裝線。

空客公司加強夥伴合作

這家公司在天津開辦了它在中國的第一家物流中心,與當地政府簽署了協定。該中心是其供應鏈的樞紐,同時也協調著運往和運出中國的飛機部件的運輸。空客公司在中國有六個組件供應商。

天津地區隱藏有歐洲之外的第一條A320組裝線,這條組裝線的公開將鼓勵中國和外國的航空公司向天津轉移。

空客公司是最大的飛機製造商之一,預計其在中國采購市場的份額將在2015年達到3.3億歐元。所有的飛機製造商都將加入到中國和國際市場的競爭中。

在航空領域,中國目前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是:創新、研發新技術、生產產業化、市場營銷、售後服務和融資等,例如加大工程師人才的投入。

與法國賽峰集團簽訂的協議中包括了C919發動機的供應,這是千載難逢的機遇!在未來的30年裏,這些合同能為法國製造出近1萬個工作崗位,創造110億歐元的利潤;而對於那些分包商而言,這些數字會增長4倍。

航空市場前景是廣闊的,在中國和世界範圍內都在不斷發展著。對於這個充滿活力的產業,中國必須在利基市場中占有“一片天空”,而且要有競爭力。除了他們的先進技術以外,中國的另一張王牌就是其廣袤的領土。這是巨大的市場!

2011到2015年:敞開的中國天空

中國的第十二個五年計劃(2011—2015)將打開中國的航空市場。諸如歐洲直升機公司、泰利斯公司以及達索航空公司這樣的製造商都要在中國這一新的改革時期賭一把!這一開放性舉措將給私人飛機和直升機領域帶來巨大飛躍。

中國市場的第一大公司——歐洲宇航的子公司正在開發未來的市場。對私人飛機而言,潛力也是巨大的。二級機場和直升機機場都將趕上這次難得的機遇!

到2030年,中國預計將擁有成千上萬架飛機。為了滿足不斷變化的需求,在未來20年內,中國需要增加至少3000架飛機。

毫無疑問,在航空領域的全球合作就如同該領域的國際競爭一樣,將愈演愈烈!美國、歐洲和日本的製造商將麵臨競爭。

中國製造商的出現以及新機型的推出將改變航空業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