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在武測正式結束一周後,整個大夏的武道學院都選擇了在這一天開學。
這裏不得不佩服大夏的基建速度,短短幾個月時間從無到有建立了那麼多所新的武道學院。
陽城大學武道係雖然掛著陽城大學的名字,但和陽城大學關係不大,當然也可以說是陽城大學的分校。
武道係位於陽城西南,距離林軒家差不多二十多公裏,整個新學院占地麵積五平方公裏,教學樓,演武廳,食堂,宿舍,圖書館,比武場等這種設施一應俱全。
作為陽城唯二的武道院校,陽城大學武道係的新生數量達到了三千人左右,而旁邊的陽城武道學院新生的數量更是高達一萬兩千人。
兩所學校招收的學生都是陽城本地的,那些原本距離陽城很遠的農村地區居民也都遷徙到了城裏,因此選擇住校的人並不是很多,林軒和李偉就選擇了走讀。
陽城大學武道係共50個班級,班級排名越靠後,學生數量越多,享受的教育和資源也就越差,武道一班總共有23名學生,林軒和李偉都被分配到了武道一班,除此以外還有林軒曾經在實驗中學的同學宋嶽明和徐薇。
前世林軒剛開始時被分配到了武道47班,一個班級差不多近100多名學生,有些場館還沒有進入的權限。
當然這個班級劃分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每三個月學校會組織學生進行武道測試,排名靠前的學生也有機會進入更好的班級。
大學就像是一個小型社會,武道天賦是一方麵,能不能將天賦轉換為實力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有些人擁有很高的武道天賦,享受最好資源的同時卻自甘墮落,前世林軒可沒少見這樣的案例。
為了培養這些學生,武盟可沒少下大功夫,學校許多免費資源都可以靠努力獲取,如果一個學生天賦足夠,又非常努力的話,完全可以依靠學校的免費資源在武道有一番成就。
課堂上,二流武者的講師對下麵的學生講述武道理論,人體經脈,接下來教導學生如何打坐修煉,可以說教的麵麵俱到,即便是一些學生聽不明白,講師也會耐心的予以指導。
“同學們,我知道你們這些學生要麼已經修煉過武道了,要麼是天賦卓越之人,能夠坐著這個班級的也都是陽城最優秀的學員,這些都是你們能夠在未來有一番成就的基礎,而不是你們炫耀的資本。”
“武道修行除了天資以外,更重要的努力和一顆持之以恒的向武之心,如果做不到這些,我勸你們還是趁早放棄武道。”
“兩年後成為一名一流武者是我對諸位同學的要求,如果到時候做不到的話,就別對人說是我徐天的學生。”
“三個月後,係裏會對所有新學員進行測試,到時候排名低於前三十的學生會被逐出一班,我希望各位同學不要掉隊,到時候我希望還能在班級看到諸位的身影。”
林軒所在的武道一班共有五名老師,除了班主任徐天外,還有教導武道理論的老師張玉傑,教導武技的老師釋武,教導實戰的老師劉青山,教導文化課的老師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