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找個背鍋的(1 / 1)

秦之劍趕快又給彭國安打電話。

彭國安又急又氣,把事情大概給秦之劍說了一遍:

三個日本人看中了鄉民售賣的土蜂蜜,想買一些帶回去,可言語不通,雙方溝通完全是雞同鴨講。

賣蜂蜜的年輕人隨身帶了一個印有抗戰勝利50周年的包。

——他們家老爺子是一個抗戰老兵,包是民政部門前兩發給他家的年紀念品。

其中一個人日本人看到了,嘰裏咕嚕和同伴說了一通,個子最矮的日本人嘴裏突然冒出去一句“八嘎!”

鄉民們別的話聽不懂,卻知道這句話是罵人的,賣蜂蜜的小夥子當時就急了:“小日本子,你們還以為還是當初你們侵略我們的那時候啊!”

邊說邊上來給了這個日本人一個嘴巴。

日本人挨了打,也是七個不服、八個不忿,上來就和鄉民撕巴在一起。

好在周圍巡邏的民警迅速趕了過來,控製了事態向更嚴重的方向發展。

民警報告了八柳樹派出所陶安民所長,陶所長第一時間和彭國安做了溝通。

匆忙間,彭國安通過舞台上的大喇叭,好不容易找到一個懂日語的大學生趕到現場。

彭國安通過翻譯協調,對罵人的日本人表示:你先罵了他一句,他先動手打了你一巴掌,雖然鄉民先動了手,但你們必竟是挑釁在先……

並征求兩邊意見:事情不大,雙方互不追究,這個事情就算了了?

日本人商量了一下,同意了。

但得了信的現場總指揮吳有順知道了,風風火火地帶著秘書安華趕來了。

他根本就不聽彭國安的彙報,當即要求鄉民:“你,給外國友人道歉!”

本來也準備息事寧人的日本人一看來了給自己站台的領導,態度也是瞬間大變。他們嘰裏咕嚕,你一言我一語地要求:不僅鄉民要道歉,做為活動主辦方的文遠方麵也要給他們一個說法!當得知吳有順是副縣長,幾乎要把指頭點到他臉上了。

鄉民據理力爭:“我的東西在這兒,他愛買不買,憑什麼罵人啊?道歉也行,他先給我道歉,然後我再給他道歉,否而,門都沒有!”

吳有順那邊激起了日本人的火,這邊又壓不住鄉民們,惱羞成怒起來:“陶安民,把這個人帶走處理!”

彭國安不同意:“吳副縣長,這樣不符合程序!”

吳有順大怒:“你們想激起國際事件?”

結果圍觀的人越來越多,這些人全都站在了鄉民那邊,還有人罵吳有順:“你這個漢奸!”

吳有順徹底抓狂,他的秘書安華興狐假虎威,失態地命令現場民警:“把鬧事的人全都給我帶走!”

結果,民警還沒有上去,鄉民們先上來了,按著這個小白臉給捶了一頓,等民警把他從人堆裏拉出來的時候,他的眼鏡碎了、嘴角破了,鼻子裏還在往外淌血。

氣急敗壞的吳有順再次命令現場民警采取強製措施,結果就是引起了更多的鄉民參與進來同仇敵愷,竟然和現場的民警形成了對峙局麵。

看著洶湧如潮的鄉民,不但日本人傻了,連屁也不敢再放一個,吳有順也蒙圈了:看眼下這情勢,稍有一個不慎,很可能就是群體事件!

這個時候,他終於想起了他的“總協調”秦之劍。

不管這個黨政辦副主任能不能解決問題,調過來背鍋總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