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負心書生vs糟糠妻(完)(1 / 2)

等陸源清高中狀元的消息傳回來,陸山沒等過年就激動的請族長開了陸家祠堂。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遍長安花。

就在陸源清踏馬巡街的時候,新科狀元未滿十八,但已經成婚的消息傳遍了大街小巷,陸源清妻子商戶出身也被扒了出來。

等陸源清剛回客棧,就被趙王府右長史拉進一個包間。

兩人寒暄了一下,長史就進入了正題:“王爺十分欣賞陸狀元的才華人品,膝下一嫡女榮佳郡主二八年華,正和陸狀元相配。”

陸源清愣了一下,劇情這麼頑固嗎,回答道:“感念王爺欣賞,隻是在下已經娶妻。”

長史不在意道:“不過一區區商戶女,郡主大度,不介意妾室先入門。”

陸源清微微皺了皺眉頭,趙王和原主那輩子的吳王可不一樣,吳王在宗室隻能算有點小權,趙王可是當今同胞弟弟,又有從龍之功,得罪了很是麻煩,唉都怪自己這張惹禍的臉。

陸源清答:“王爺抬愛,是陸某福分,隻是王爺既欣賞陸某才華人品,若陸某背信棄義,又如何當得起王爺抬愛。”

長史正等陸源清答應,沒想到陸源清委婉的拒絕了,這狀元到底知不知道娶了郡主那可是一步登天,隻是現下也不好得罪,說道:“也不是讓狀元立刻決定,畢竟成親這種大事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狀元郎還是要先父母稟告為好。我先告辭了,狀元郎好好想想。”

狀元一般直接授官翰林院修撰,但今年官選結束,那些普通的進士都授官了,陸源清還隻是一個有文憑的白身。

眾人也都下意識的疏遠了陸源清,陸源清不用想也知道誰搗的鬼。

魏啟瑞當然知道陸源清被趙王叔刁難,隻是人才若是不跌入穀底,他施恩怎麼會讓對方感恩戴德,從而心甘情願為自己所用。

陸源清倒是不怎麼著急,正在刪刪減減自己的文章。

關於糧產增收。

基本上所有的穿越小說都寫過,引進玉米紅薯然後流芳百世,事實上紅薯引進一直都有相對明確的記載,但曆史課本根本不考這人。

主要原因是直到1914年番薯種植麵積占總種植麵積的1%左右,產量在2%左右,(玉米麵積和產量分別是4%、5%)。

乾隆包括之後的皇帝都大力推行百姓種植紅薯、玉米但效果不好。

原因如下:

一、初期引進的紅薯畝產是相對小麥、水稻高,但紅薯含水量極高,曬幹後比小麥、水稻多不了太多,但生長周期卻比水稻長將近一倍。

二、口感很差,遠不是後世改良後的香甜軟糯,發酸且吃了之後身體容易不舒服。

三、當時稅收政策,玉米、紅薯、土豆官方不收。

四、王朝後期,土地兼並嚴重,大部分百姓淪為佃農,而佃農沒有權利決定土地種什麼。

所以陸源清寫的是如何改良稻種的文章,主要也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穿過來這幾年,陸源清先是在自家土地開辟一畝實驗田,在畝產能穩定高百分之三十左右的時候,五十畝田地也都種了這些水稻種子,擴大種植麵積後種子也沒發現有什麼缺陷,也算初步成功了。

陸源清不急,有的人急了。

開科取士,是為了給天下讀書人一個晉升渠道,也是皇權穩固的重要手段之一,皇帝當然可以無緣無故晾著新科狀元,但造成的深遠影響不得不防。

畢竟明麵上陸源清什麼都沒幹,就在皇帝打算栽贓給陸源清一個莫須有的罪名時,他晚上做夢了。

是的,陸源清畫了張入夢符,晚上偷偷潛入皇宮拍給皇上。

想必皇上這八、九天每天晚上都能聆聽先祖教訓。

唉,不是給女主用,符篆的效果直接少了近七成。

就在魏啟瑞覺得晾陸源清晾的差不多了,準備讓下人給他個暗示,讓他主動上門尋求自己幫助之時,父皇召見了陸源清。

魏啟瑞有些驚訝,難道趙王叔忍不住要請父皇收拾陸源清了,那這個時候自己還是靜觀其變比較好。

若是陸源清能證明自己有被救的價值,自己把他救出來,那個時候他肯定對自己更死心塌地,而且那個時候陸源清這個身份說不定已經死了,他未來如何還不是自己一句話的事。

見到皇帝,陸源清克服了一下心理障礙,跪下,古代任務對人人平等思想下長大的任務者不太友好,不想推翻王朝隻能按規矩跪拜:“學生參見陛下。”

梁啟帝看著眼前跪下的少年,心情非常複雜,他已經好幾天連續夢到父皇,皇爺爺還有太祖陛下指著他鼻子罵他虧待大梁肱骨之臣,自己怎麼沒看出來這少年除了長得出挑點還有什麼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