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雲娘家是青陽村的獵戶,父親和哥哥都是,父親、母親早早沒了,她是被哥哥羅正宇養大的。
羅家雖然是獵戶,但自家還有十多畝土地,所以羅家在青陽村的生活算得上十分富足,不僅糧食足夠,還能時不時吃一頓肉。
好景不長,在小侄子一歲的時候,羅正宇被人從山上抬了回來,沒過幾天就撒手人寰了。
按理說此時的羅家隻剩女主,她嫂子李姝還有她一歲的小侄子羅明浩,羅氏宗族吃絕戶的可能性極大,因為羅明浩實在是太小了,隨時都有夭折的風險,更何況羅家還頗有家資。
之所以沒有被吃絕戶,除了當今上位之後對吃絕戶的行為深惡痛絕,不僅創立女戶製度,一旦有吃絕戶的行為嚴懲不貸。
當然,這也不能真正鎮住百姓,在古代政令不下鄉是常態,老百姓都不一定知道有這條政令,而且古代宗族勢力十分強大。
女主家之所以不會被吃絕戶,是因為李姝娘家硬氣,李姝娘家有五個哥哥,個頂個成才,大哥繼承家業當了殺豬匠,二哥因為父親活動關係成了縣衙裏的捕快,三哥開了個小餐館,四哥因為有劁豬的手藝,主要養豬和收豬,五哥是菜販子。
李姝會嫁給羅正宇,一是因為羅家之前生活條件不錯,二是羅正宇長得好被李姝看上了。
因為羅正宇死亡,李家也想讓自家小妹改嫁,但自家小妹立誌守節,他們也沒辦法。
羅氏宗族的人不敢吃羅家絕戶,就是因為羅老五和羅老三可是村民們的衣食父母,更何況羅老二是捕快,這麼多年服徭役也好交稅也好自己村子總能提前得到通知,來收稅的人對村長也還算客氣,這都是關乎青陽村的切實利益,青陽村的人巴不得李姝老老實實呆在青陽村,給村民謀福利,羅氏宗族的人要是吃絕戶把李姝弄走了或是弄死了,羅家的財產也隻能羅氏宗族的人分,其他村民可沒好處。
羅氏宗族怕引起全村的排擠,不敢明目張膽的吃絕戶,畢竟青陽村有三大姓氏,羅氏隻是其中之一。
女主就這樣在亡故的哥哥家寄人籬下,李姝為人不錯,雖然不太喜歡吃白飯的小姑子,也沒磋磨她,還給她找了個師父讓她學醫,李姝讓她學醫是打算等她成婚後讓她當接生婆,雖然醫女也好、接生婆也好在外名聲都不好聽,但有手藝什麼時候都餓不死,所以李姝對女主也算不錯。
但女主因自小失去父母,之後又失去哥哥跟嫂子、侄子生活在一起,內心十分敏感,總覺得自己拖累了嫂子、侄子,在看到原主的時候提出原主娶她,她給原主治病的條件。
原主失憶了,身受重傷又在深山老林中,生存都成問題,自然願意答應女主,當時原主對女主的定位就是自己恢複記憶前的供養者。
女主因為找到人成婚,可以不再拖累嫂子、侄子,很開心,超常發揮救了原主。
原主因為沒有戶籍,還是找了李二哥給原主辦了張戶籍,兩人之後領了婚書。
原主雖然失憶,但學識沒忘,在村子裏教小孩子識字,加上原主賣了自己的一個玉佩,換了不少錢,原主在青陽村蓋了三間磚瓦房,又買了二十畝下等田,佃租給村裏人,兩個人在村子裏過的十分不錯,一年半後,原主的長子出生了。
而原主依然沒有想起來自己是誰,又擔心自己在外麵有仇家,畢竟刀傷在這個時代也不常見,所以很少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