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規格還是挺高的。
並且是中式別墅。
風格獨特。
婁曉娥開著車子迅速離開,她覺得餓的已經不行不行的了,感覺好像10天半個月都沒吃過飯一樣。
婁曉娥離開以後何一明也就離開了,原地就隻剩下一隻灰鸚鵡。
至於那兩噸大米,何一明也收到了神藥空間的倉庫裏麵去了。
兩噸大米那可是4000斤,可以做很多人情了。
何一明再一次回到家裏麵。
躺在炕上抱著自己的媳婦兒吹著空調,別提多舒服了。
黑夜之中,趙盼兒睜開了雙眼。
然後又重新閉上。
看來趙盼兒已已經知道了。
隻不過是難得糊塗,裝糊塗而已。
兩個人誰都不說,大家心知肚明。
三天後。
何一明的小吉普上麵坐了4個人。
何一明,趙盼兒,何雨虹,趙靈兒。
之前趙靈兒是死活不想去的。
後來也不知道為什麼。
竟然也來了。
這年頭外出,特別是跨省的話是需要介紹信的。
何一明就在醫院裏麵開了一封介紹信。
他此行的目的是去農村義診。
反正以往每年都有這麼一回。
醫院裏的人都已經知道了他的這個習慣。
越離開49城這個路就越難走。
一開始還是水泥路,後來是石子路,路上還經常會碰到那些養路工人,騎著自行車拿著掃把,鋤頭,還有簸箕。
路上遇到什麼坑坑窪窪的,也會挖一點泥沙,把坑坑窪窪的地方填好。
幹這活看似比較累,但其實挺舒服,挺瀟灑的。
除了灰吃的比較多。
反倒是比在車間裏麵的工人要輕鬆一點。
最主要的是自由,沒人管著。
走過石子路之後就是純粹的土路了。
那家夥車子從土路上一開,飄起來的灰半天都不帶落地的。
就像是一條黃色的土龍,而吉普車就是龍頭。
這還算是好的,因為這至少是大路,偶爾還會有人過來把那些坑坑窪窪的地方給填了埋了。
等到後麵到了鄉鎮公路的時候就離譜了。
就連何一明都忍不住說一聲,我的老天鵝。
那感覺根本就不像是在路上開車,反倒是像在幹涸的河床上麵開車一樣。
就算有上好的避震和獨立懸掛,那開車也像是在開船一樣。
“丫頭,在外麵好玩嗎?”
何一明對著自己的女兒,問道。
“好玩,我看到有很多的小鳥。”
可能是繼承了何一明以及趙盼兒優秀的身體素質和智商。
何雨虹從小就比別的孩子聰明。
無論是走路說話識字都比別人快。
本來何一明想讓何雨虹有一個完整的童年的。
但是這孩子太懂事了。
竟然根據別人說話,自己學了幾個字。
所以後來也沒有辦法了,隻能提前進行教育。
正常情況下,6歲之前的孩童是沒必要教育的,因為他們記不下去,就算記下去了,後麵也會忘掉的,因為大腦還沒有發育完全。
純粹就是白學。
這個時候的孩子還是多聽一些音樂,多看一些彩色的東西,刺激他們的視覺神經和聽覺神經的發育。
至於文化方麵的知識,還沒必要那麼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