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陽不由有些懵逼 “叔,這上夾板是什麼意思?”

見他不明白,劉石頭解釋道“就是修牆體的時候用木夾板做一個長方形的槽,之後往裏麵填土,人站在上麵用石墩給他壓實了,一層一層的做上去。

不過這樣一來就有些耗費時間了,遠不比用土磚砌的快,不過比用土磚少花些錢”

“叔,還是用土磚吧,我想盡快蓋好,反正也多花不了幾個錢”

李向陽就想盡快住進去,而且這個房子他也沒打算修的多麼好,又不是一輩子都要住在這裏,他還想等修煉有成出去外麵世界看看。

現在之所以還在這裏,都是因為修煉前期淬體境是水磨功夫,急不來。

正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打好地基是重要。

劉石頭點了點頭知道他的意思了。

等到了知青院的時候,大家正在做飯,本來要找李向陽劈柴的,馬如龍溜達了一圈也沒找到,這會兒心裏正暗罵呢,看到李向陽和大隊長一幫人過來,還以為有什麼事。

結果一行人直接在知青院旁邊站定,開始交談起來,知青點的眾人忍不住跟了過去,想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接下來的事直接就跟走流程一樣,大隊長看了看直接指了一塊地方,畫了個宅基地,其實就是圈了一個院子大小的地方,之後就沒他什麼事了。

接下來,李向陽和工人詳細交談了一下,委托劉石頭全權負責,預付了一些材料錢,之後的事就完全不需要李向陽管了。

這個時間不是農忙時期,地裏活不多,修路的話,少幾個人也沒什麼。

對於蓋房子能直接拿到錢,還能把自家的土磚賣掉換錢,村裏人還是非常樂意的。

不管是什麼年代,對於吃大戶,全村的人都有一致的肯定和擁護,就像吃大席一樣,反正花的又不是自家的錢,能夠給自己落到實惠誰不樂意?

這個時期是不允許做買賣的,農村人除了一些膽大的去黑市投機倒把,其他人都是靠每年上工掙的工分,到了年底,分過兩次之後,有多餘的工分才能換成錢。

年景不好的時候,連錢都沒有,所以對於能直接拿到錢,還是很多人樂意幹的。

分好地後,大隊長帶著眾人回去了,在這之前,李向陽還向大隊長請了半天假,他打算下午去鎮上買點東西。

而且已經商量好了,劉石頭他們下午就過來開工。

按照農村習俗,給別人家蓋房子是需要管飯的,不過李向陽現在也沒地方給他們做,知青院裏的是公用的,而且那還是人家王海濤買的也不好拿來用。

再加上直接給的錢,所以管飯這一塊就直接省了,讓他們回自己家去吃飯。

不過李向陽還是覺得多少也應該給這些人買些東西,畢竟以後還要在村裏生活,打好關係不會錯。

現在他手裏就隻有一些大棗和魚,於是肯定不會拿出來的,大棗的話,直接送到別人家裏去,還好說,就算是之前買的,要是在知青點這邊送給別人,不好解釋來源呀。

實在是知青點這屁大點地方,你無論從外麵拿回來點什麼,整個知青點的人都知道,你有什麼他們也大多都看在眼裏,一個個眼尖的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