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遲來的準備會議(1 / 3)

※2013年4月4日上午東莞

東莞郊區一個普通的工業園區,門口幾個金燦燦的大字,“南海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今天是清明小長假第一天,園區大門緊閉,其他幹部都被著召集到辦公大樓的頂樓召開會議。不久是加班麼,看門老頭發著牢騷,在門衛室裏打著瞌睡。

這幾年南海集團的觸手伸得很長,在整個珠三角地區,從建築工程設計、施工到遠洋貿易、船廠港務、火電水電、新興能源、機床加工製造乃至商超連鎖和藥房,儼然已經是一個商業帝國,而這一切,就是在這短短三年的時間內完成的。

組織當初選擇這個地方很有用意,文總是廣州的老土著,東莞更是經常陪客戶來,地麵上也有不少朋友,雖然他的朋友都不知道他是如何在短短三年內發達的。自從三年前那次神秘的聚會後,文總的事業便突飛猛進,不僅很快的完成了他的原始積累,現在更是坐擁數十億資產的一方富豪,當然文總始終未變的便是他的低調,還有他手下那幫神秘的幹部,似乎個個都來頭不小。

頂樓的會議室,圍著圓桌已經坐了整整三圈,房間裏煙霧繚繞,但是卻異常的安靜。

“離行動還有最後十天了,今天我們召集這個會議隻是我們核心層的討論,很多同誌還在路上,另外我需要說明的是,我們需要先做好周密的安排。”說話的人看起來年齡並不大,三十出頭的樣子,是這家投資公司的老總。“老蕭,你那邊的工作開展怎麼樣了?”

被問到的同樣是一個年齡不大的男子,麵容更加清瘦。“所有預備在國內采購的物資都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說著被喚作老蕭的男子下意識的按下了百葉窗,“我主要講幾個比較重要的事情,其他詳細事項由相關負責人補充。”他清了清嗓子。

“第一件事是,寶沙遠洋漁業編隊的過戶手續上個月已經完成,目前我們正在著手最後的檢修,重要的零配件我們準備了很多,專門準備了幾個集裝箱運載。”

“貨輪的噸位夠用麼?還有寶沙號的手續辦好沒有?漁政那塊很是不好弄。”

“從目前來看,足夠了,15艘漁船上還能裝載一些小件。漁政方麵的手續很麻煩,不過這次情況特殊,我們也走了關係,加上南海那邊的局勢,漁政對民間在南海的漁業行為目前在政策上是扶持的,不過就算手續沒有也問題不大,我們可以暫不申報,等到地方了那也就沒漁政什麼事了。”

“好吧,就算再有什麼急需物資我估計采購時間也不夠了。”

“文總你得這麼想,至少這三年時間我們的推演還是有成效的,要是按照最初的設想,一條7000噸的雜貨輪,外加4條二手漁船,初期就很難打開局麵了。另外就是錢方麵可能需要財務配合一下,最近賬麵走得很頻繁,我怕引起有關方麵的注意,這還有十天時間,得防患於未然。”

“這次搞船花了多少錢?是誰負責的?我好像沒聽到彙報價格的事?”文總似乎對錢並不太在乎,但是他顯然不太清楚這筆賬目的流向。負責財務的程棟一直在向他痛陳公司的財務狀況,一開始大家還以營利為目的經營,畢竟組織的終極目標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況且還有文總的特貨貿易作為支撐。但是隨著近期行動越來越臨近,集團內部簡直是花錢如流水,這讓程棟手下幾個不明真相的出納妹子很是擔憂,為此程棟也幾次向文總建言,說雖然現在為了組織的事業不在乎小錢,但是以後組織內的管理絕對不能如此混亂,特別是財務口。

在文總右手邊坐著的一個平頭聽文總這麼一提趕緊接茬,“當時情況特殊,時間很趕,所以我沒有提前請示,這幾天一直在船廠進行保養,也沒有來得及向你彙報,本來準備等會在我的報告裏提的,既然現在說到了,我就簡單說一下。我們之前的思路是用比較省油的小型遠洋漁船做替代的問題,這一點我是讚同的,所以我們特別找了當地駐軍,他們退役的15艘漁船,型號為8154型單拖網,200多噸,單艘120萬,這次我們給包圓了,打了個折下來,總價1500萬,他們負責給我們維修好,多出來的零配件也全給我們留下了,我們對照型號又多采購了一批。寶沙001號,3.2萬噸,上麵一共設置了四個加工廠,14條生產線,日加工捕獲海產最多可達2100噸,罐頭生產能力為每日35萬聽,船上各類設施俱全,還附帶一個綜合醫院,雖然我們沒足夠的人手,但是上麵的設備一樣很有用,這船持續作業能力可以達到九個月,寶沙021號油料補給船1艘,2萬噸,另有兩艘萬噸級冷藏運輸船,寶沙011號和012號,每船設有600立方米水箱兩個,可儲存40尺冷藏貨櫃52箱。引進這四艘船我們從三年前就開始調研,最後還是決定給我們開這個金手指,不過總計花費比預想要低,一共是15億……人民幣。”陳海洋想了一下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