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暗流湧動(3 / 3)

劉晨旭特別把在日本留學的妹子也給騙了來,他是搞藝術史出身的文藝青年,同時也是一個宅男,穿越的目的是為了領略世界各地的原生態,此時他在另一艘漁船上盡情的拍攝著,他估計這是關於本時空最後的影像了。

顧遠還在4號碼頭做最後的清點,機床、機械、設備,工業口特別叮囑他像刀具、鑽頭之類都是點過數的,一件也不能漏掉,第一個五年計劃可全指著這些玩意,說實話,顧遠既然是理科老師出身,他也深知所謂的現代化武器的優勢更多隻是心理上的,用AK射殺大明的軍隊和用前裝燧發槍射擊,最終的效果是一樣的,沒有任何一支十七世紀的軍隊能夠承受這其中任何一種傷害的效果,隻不過對於參加行動的很多宅男宅女來說,有一把半自動武器在身邊會更有安全感而已。

而實際上真正關乎穿越行動成敗與否的恰恰是那些平時我們根本不在意的工程機械和工廠裏再普通不過的車窗儀器,特別是那些耗材,這些都是幾十年工業化的成就堆積而成的,而很多技術更是人類幾百年持續智慧的結晶。

所以工業組交代給他的事他都是特別上心,畢竟組織裏大多數人選擇穿越的理由就是為了一個工業帝國的夢想,陪他一起在港口守著的是葉援朝,一個老刑警,如果說其他人穿越意誌可能還不一定很堅定的話,葉援朝和顧遠絕度是最堅定的穿越者。顧遠參加這個計劃其實有很長時間了,但是讓他下定決心或者說決定碰碰運氣卻是半年前的事,半年前,葉援朝的女兒和他們縣紀委書記的兒子談戀愛,結果後來鬧分手,男方一怒之下把葉援朝女兒給撞死當場,男方家動用關係把事情定了個交通肇事了結,葉援朝的老婆一氣之下跳樓自殺,葉援朝氣不過,把檢察院院長給殺了。顧遠是個孤兒,從小被葉援朝撫養長大,為了救葉援朝,他設計殺了警察局長和紀委書記全家,然後乘著省廳調查組下來排查的當口和葉援朝一起從浙江跑到廣東投奔了組織,這半年靠著公司的庇護也算平安無事,臨近行動,兩人無盡惆悵,馬上就要告別這個充滿傷心和絕望的世界了,在那邊一切真的可以從頭開始麼?兩人都不知道答案。“葉叔。”十多年顧遠一直這麼叫葉援朝,老葉曾經救過顧遠的命。“這邊差不多了,咱們喝兩杯去。”

“你確定是他?”在離港口不遠處的一棟酒店樓頂的一個房間裏,一個麵容冷峻身材高大的男子拿著照片仔細的看著,照片是用長焦鏡頭拍的,有些模糊,看起來比較吃力。

“確定,我們盯了好幾天了,聽說那船是要去坦桑尼亞的,這次不能放跑他們了。”

問話的人叫高棟,三十三歲,浙江省公安廳的警官,顧遠和葉援朝專案組的負責人,顧遠利用他的物理學知識精心設置了一個邏輯陷阱,騙過了縣裏的刑偵人員,讓他們以為顧遠和葉援朝都已經燒死了,直到高棟到達現場後才發現疑點,不過那時候正值市委領導班子換屆的關鍵時刻,一個縣政法委頭頭全滅的答案如果不能結案會造成很大影響,所以這事在市裏幹預下以犯罪嫌疑人畏罪自殺匆匆結案,但是作為一個刑偵專家,高棟的自尊不允許這案子就這麼了結,他和領導達成交換條件,便是要繼續追查此案,實際上高棟本身是個很富正義感的人,對於死掉的那些官員他也認為該死,但同時他又是一位事業心頗重的人,或者叫做攻於仕途,這兩點在同一個人身上出現並不矛盾。眼下他帶著他的兩個得力助手:郭逸,二十四歲,從實習生開始就跟著高棟,是行動組組長,這次專門跟著到廣東調查的。陳紫金,三十五歲,資深法醫,識破顧遠的手法有他一份功勞。

“先不要驚動當地公安,聽說顧遠他們在的這個南海集團在廣東關係不一般,好像中央也有人,我們要抓的是顧遠和葉援朝,而且這案子已經結案,不要節外生枝。”高棟依然是那副冷峻的麵孔,繼續補充道。“另外,葉援朝的槍沒上交,應該還有三發子彈,真要狗急跳牆的話拿出點事可就不好辦了。”

“那高隊你說怎麼辦?”

“我們混上船,我是說,隻要顧遠他們要上船的話我們就混上去,船到了海上他可就跑不掉了,到時候直接和船上的領導打個招呼我們就可以先把人抓了,我相信他的同事也不敢包庇兩個殺人犯,而且在海上就算開槍,這事情要壓下來也比較容易,貨船相對外界是封閉的……檢查下證件,我估計他們就這兩天就會出發。”

4號碼頭,海試完的漁船、拖輪和登陸艇陸續回港,三三兩兩的組織成員從船上下來,一邊說笑一邊朝飯店方向而去,離D日還剩最後兩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