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命的人上(1 / 3)

大明王朝,自開朝以來便盛行道教。由上至下,由廟堂到民間追求長生不老之道曾風靡一時。也是在那時出現了一句傳世名言:“不問蒼生問鬼神”。

雖然沿海一帶居民還在飽受著倭寇的欺淩,但在紫京城內還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流動的人流。嘈雜的叫賣聲,還有那車水馬龍往來皆鴻儒的名門府邸。

不過這一切都和平頭老百姓扯不上關係。老百姓早出晚歸隻是為了那一日三餐溫飽而以,他們不求大福大貴隻求平平安安...

“翠微居”這個京城裏最有名的茶館,據說它每天都能日進鬥金。爽口的茶水點心和周到的服務給它帶來了巨大的商機。“翠微居”的老板對外聲稱成功的秘訣隻有一個那就是態度決定一切.

能在京城這個商潮暗湧的地方紮下根基當然不可能隻靠態度決定一切這句空話。“翠微居”有著別的茶館無發比擬的優勢,那就是每天都會有人在茶館裏說書買藝。這說書之人當然也不是天橋上那擺地攤賣藝能夠相比每一個都身懷絕技且身價不扉。

今天台上說書之人一身青衣,右手拿一把折扇,左手前放著一壺香茶。麵貌雖然普通但卻巧舌生蓮把一部封神演義說的天花亂墜,此人姓周名青青,字無然,號玄機先生。乃是‘翠微居’內金牌說書先生之一。

且看台上說書之人口吐真言字字璿璣,又觀台下茶友皆麵露亢奮沉醉之色,一時間那若大的茶樓竟鴉雀無聲。隻希望他能一鼓做氣講到天黑不要停歇,“黃天化手在掌中,回手一發,此釘乃希世奇珍。一道金光出掌,怎見得?有詩為證:此寶今番出紫陽,煉成七寸五分長。玄中秒法真奇妙,收服魔家四天王。”說到這裏年輕說書人拿起紫砂茶壺泯了一口道:“遇知魔家四天王是否化為灰灰,且看下回分說。”

茶友正漸如佳境聽的如癡如醉不想那周青青小兒卻偏偏賣了一個官司,台下一陣騷動,眾人皆怒卻也拿他毫無辦法隻得等到明日早早前來.

周青麵色清淡也不理眾人獨自退下台去,一會兒,一位姿色不錯的中年女子抱著琵笆扭動著纖細的腰肢走上台來,唱出靡靡之音。或許是剛才說書之人表演太過精彩眾人都還未能歇過神來。所以盡管那女子技藝不凡,台下眾茶友皆一副興致不高的樣子.

花台正前方端坐一名大漢,身形高大即便是坐在椅子上也不比尋常人矮上幾分。黃蠟色的皮膚,麵如枯槁看相實在一拌隻有那一雙三角眼睛不時冒出一絲寒光。上身穿著藍色錦緞短衣,下身著黑色花斑點長褲,一隻手端著茶杯,另一隻手藏在懷裏。

此時的他也和在坐的各位茶友一般有些神不守舍魂遊太虛。

這時大漢在身後走過一來一名十一二歲左右的女童,那女童長的清秀可人,兩條烏黑的辮子垂到腰寄,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微笑時更是有兩個犁花般大小的酒窩點在麵頰上。身穿一套花布衣服,雖然有些陳舊退色,但卻洗的非常幹淨。她雙手托著一個漆紅色托盤,裏邊放滿了紅通通的炒栗子上邊寫著五文錢一把...

“翠微居”這樣高檔的茶樓是不賣這種廉價食品的,不過卻也不阻止賣小吃的商販進來販賣。

女孩托著漆紅的托盤看到前麵的大漢有些猶豫不知道是繼續向前走還是繞道而行。就在女孩心升退意的時候,大漢身邊的一位年輕書生注意的了這位可愛的女孩。

那名男子衝著女孩招了招手,女孩麵露歡喜之色一路小跑過去。可就當少女走到那書生麵前時卻臉色大變。

剛才托盤中滿滿的炒栗子現在憑空少了大半?卻多了15文錢...

女孩水靈靈的大眼睛微微發紅側頭看了看那大漢,果不奇然他正津津有味吃著炒栗子,嘴巴裏還發出“吧唧,吧唧”的響聲。

沒有人看到那名大漢是怎麼樣出手的,就連那手持托盤的女孩也不知道。但女孩卻知道眼前的人是得罪不起的,不單是他就是在這茶樓裏的任何一個人也不是自己能夠得罪的。

女孩隻能暗怪自己今天時運不佳,並且那大漢吃東西並非沒有給錢。隻是他的一把和別人的一把大有區別罷了。

這是一隻長滿老繭的手,寬大結實,別人抓一把栗子最多七八個而他一把卻有二三十個左右.因為他的手比常人要大出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