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夏天氣的中醫保健(12)(2 / 3)

(4)注意飲食衛生也很重要

夏天細菌容易生長繁殖,食物容易受到病菌的汙染,而嬰幼兒的抵抗力差,稍有不慎就易患急性胃腸炎、細菌性痢疾等消化道疾病。患兒輕者出現發熱、腹痛、乏力、食欲低下等症狀,重者可出現脫水、酸中毒等,甚至危及生命。特別是兒童患痢疾症狀較成人為重,容易出現脫水或中毒性痢疾。所以,食物一定要新鮮、煮透,食具要經常消毒,並讓孩子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良好衛生習慣,玩具也要定期清洗,以防病從口入。一旦發生腹瀉,仍要注意為孩子及時補充營養,避免多種維生素缺乏。

2、注意兒童的睡眠衛生夏天兒童睡覺要防受涼,最好不要睡在空調房間,也不宜讓電風扇直接吹。這是由於兒童生理功能尚未健全,體溫調節中樞功能不全,上呼吸道發育也不成熟,很容易因冷暖失調而致病。而空調房間空氣不新鮮,病原微生物易繁殖,常易導致兒童患上呼吸道感染。所以為了保持空氣新鮮應定時開窗通風。

中醫學認為,睡眠時應特別注意小兒腹部的保暖,尤其是夏秋之交,晝熱夜涼。晚上睡覺時,冷風一吹,兒童腹部很容易受涼而導致腹瀉。睡覺時最好蓋一條薄薄的枕巾。我國民間有一種特製“肚兜”,內裝溫陽散寒的中藥,如白芷、防風、荊芥、肉桂、附子、檀香、雄黃等。兒童睡覺時帶一件這樣的兜肚,可有效地避免腹部受涼及預防夏秋天腹瀉。

另外,由於嬰兒睡眠時間長,要常給嬰兒變換睡的姿勢,以免某一部位因長時間貼在床上不通風而生痱子。

3.注意保護兒童的皮膚夏天出汗多,細菌易繁殖,蚊子等昆蟲活躍,而小兒皮膚柔嫩,對外界各種刺激特別敏感,極易受到傷害。故夏天小兒皮膚的保養顯得十分重要。保護皮膚主要有以下幾個措施:

(1)穿著透氣

天氣炎熱,小兒衣服要寬大、薄而透氣,尤其是新生兒。夏天貼身衣服宜用全棉製品,質地柔軟、吸水性能好,不宜用化纖織品等質地硬,透氣性能差的麵料。嬰兒不要穿過多的衣服,也不要穿襪子,否則散熱不良會引起體溫升高或胸背部出現白色透明的皰疹,俗稱“白痱子”。孩子的衣褲不宜過緊過小,過小不僅不涼快,而且還會影響其生長發育(如胸廓、睾丸的發育)。

有些家長因孩子經常尿濕褲子,為了貪圖方便不給孩子穿褲子,這樣容易引起尿道感染,特別是女孩子,因夏天往往席地而坐,細菌容易侵入尿道引起感染。

(2)預防痱子和蚊蟲叮咬

夏天因汗多,汗孔容易堵塞而引起痱子,蚊蟲叮咬也會引起皮膚損害,這二者感染後會生癤子或膿皰,所以注意盡量不讓孩子被蚊子叮咬,注意降溫以減少出汗得痱子的幾率。如被蚊子叮咬,可用清涼油塗抹。注意小兒雙手的衛生,孩子手指髒,因蚊蟲叮咬或生痱子而皮膚癢,搔抓後就可能造成感染,所以盡量不要讓小兒搔抓皮膚,應勤洗手、勤剪指甲。

(3)科學洗澡

夏天一般每日給兒童洗1~2次澡,洗澡水的溫度在37℃左右,選擇柔軟的毛巾,使用中性嬰兒皂、藥皂。還可用清熱解暑的中藥煎湯加入洗澡水中給兒童洗澡,有利於皮膚的清潔與消毒。如可用鮮荷葉、薄荷葉各50克,淡竹葉、金銀花葉各40克,將藥葉洗淨,用幹淨的紗布包好,放入水中煎15分鍾,將布袋撈出,待水微溫時沐浴。可解暑熱,清潔皮膚,預防痱子。新生兒出生後幾周可用半溫水浴,水溫37~37.5℃,夏天每日2~3次,在水中時間約7~12分鍾,每次浴畢,可用較涼的水(32~35℃)衝淋,繼而擦幹,用溫暖的大毛巾或布包裹好孩子。洗完澡後,可撲一些痱子粉或爽身粉。

適當的冷水浴鍛煉,可提高兒童對氣候的適應能力和抗病能力,預防感冒、哮喘等疾病。冷水浴適應於4~5歲以上的小兒,一般從夏天開始,初用微溫(35℃)的水洗,再漸漸用28~26℃的冷水洗。宜在中午或選擇溫暖無風的天氣,在室內進行。洗澡時可用噴壺衝水,或用淋浴,從上到下,不衝頭部,動作要快,水流的機械壓力,能起到按摩作用。洗後最好用柔軟的幹毛巾摩擦全身,直到皮膚略潮紅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