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界曆:兩百二十年,一月,二十七日,初春。
龍盟在攻破北大路防線後,便直接對聖十字聯盟進行了入侵。
期間掠奪了聖十字聯盟各大勢力疆域中無數的資源。
這引得本就動亂與內亂不斷的聖十字聯盟,更加混亂了起來。
整個聖十字聯盟後方因此全部陷入了戰禍之中。
戰火綿延不絕,民眾死傷慘重。
整體經濟也在這些戰火的波及下迅速衰退。
唯有如十帝神殿,女王殿堂等大勢力,大發戰火財的各大財閥寡頭們。
才能這戰火紛飛的亂世中獨善其身,甚至還借機賺得盆滿缽滿。
不少財閥都借此機會崛起,成為了北大陸數一數二的大型財閥勢力。
而原本的大財閥寡頭們則聰明的選擇了和摩根,杜邦這些控製了西方財富權利命脈的勢力一起悶聲發大財。
事實證明他們的選擇是正確的。
因為那些在戰火中大發災難財的勢力,在出盡風頭後很快就被龍盟及一些本地勢力給盯上了。
除了榜上那些大型寡頭財閥的勢力,其餘的近乎被龍盟,聖十字聯盟的各大勢力,用各種手段掠奪一空。
最終落得一個人財兩空,滿門盡滅的淒慘下場。
然而就在龍盟與聖十字聯盟在北大陸內打的水深火熱之時。
北大陸西麵海域內,卻湧現出了無數的艦隊和騰雲駕霧的大軍。
這些大軍分散於整個海麵之中,組成了一個較為鬆散的聯盟。
船頭和軍中高掛的戰旗,也慢慢顯露出了這個毫無團結性,隻是暫時聚集在一起的聯盟的真實身份。
隻見這些大軍之中之上分別高掛著袁字,董字,陳字,張字,王字等戰旗。
整個海域內可謂是旌旗蔽天,兵煞連綿。
這些勢力正是在龍盟等三大聯盟彙盟期間,在洪荒大陸暗流湧動的其餘勢力。
大多都是各大朝代的反叛勢力和曾經稱霸一方的各路諸侯的傳人後人所建立的勢力。
諸如夏朝,商朝,周朝時期的各個外族部落,秦末時期造反的各路勢力。
西漢末期的王莽,赤眉軍統領樊崇,綠林軍統領王鳳。
東漢末年的黃巾軍張角,張寶,張梁,十八路諸侯袁紹,袁術,公孫瓚,陶謙等等。
東西晉末年的五胡亂華等各外族勢力。
隋末時期的瓦崗軍翟讓李密,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煙塵等一些勢力。
唐末時期的黃巢,朱溫,石勒等五代十國一些勢力。
宋朝時期的方臘,王均,張海等起義勢力。
元末時期的方國珍,韓山童,陳友諒,張士誠等勢力。
明末時期高迎祥,張獻忠等勢力。
清朝時期洪秀全的太平天國,明朝至清朝的白蓮教等造反起義勢力。
這些勢力因為有著各自的野心,以及各種原因沒有加入三大聯盟。
現在則全部尾隨著三大聯盟,來到冥界的其他三塊大陸附近海域。
並一直隱藏起來等待三大聯盟攻破西南北三塊大陸的防線後,再坐收漁翁之利。
而北大陸這邊,等待大半年的各大勢力,在龍盟攻破防線一個多月,與聖十字聯盟打得火熱之時。
也終於忍耐不住,開始紛紛現身,如同聞見了血腥的鯊魚一般。
向著北大陸的西麵防線迅速挺進。
這些勢力在現身之後,花費了兩三天的行軍時間,抵達了牧神平原。
並再次花了幾天的行軍時間,翻越牧神平原防線,娥皇防線,湧入了聖十字聯盟疆域內。
抵達聖十字聯盟疆域內的各大勢力,為了穩妥起見並未直接分開行事,而是采取了合作的方式。
在商談完合作之後,各大勢力二話不說便直接合夥襲擊了聖十字聯盟內的數十個勢力。
掠奪走了一大批資源。
遭受到這一擊的聖十字聯盟,全都頭疼不已。
本來麵對龍盟,盟內各大勢力,黑暗勢力,惡靈勢力的事,已經很難解決了。
現在又來了一批實力強悍的攪屎棍,如何能令他們不頭疼?
而且這批勢力可沒有跟聖十字聯盟的勢力合作過,自然是遇到誰就想搶誰,完全沒有絲毫顧忌。
這段時間可有不少勢力都因此遭了殃。
就連伊麗莎白·娥皇等大型勢力,都跟這些勢力打了不少次。
有些家夥做的比龍盟還過分,直接將人家整個勢力都給端了。
麵對這一情況,聖十字聯盟隻得將兵分兩路夾擊龍盟的兩支大軍,調出一支去對付洪荒大陸的這些勢力。
同時緊急征兵,針對其製定出了各種戰略計劃,來阻擋這些勢力的入侵。
可戰略剛一製定而出,還沒發揮出作用,戰場之上便發生了一個極大的轉變。
本就矛盾重重,又大多互相看不順眼的洪荒各大勢力。
在感受到聖十字聯盟的力量大多被牽製住,威脅不大後。
直接帶著各自麾下的大軍,分散到了整個聖十字聯盟的疆域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