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林,跟朕說說李賀傳人跟李二郎傳人。”
“這李逸作為大唐詩人,又是大唐皇室之後的李賀傳人,為何會選擇參加大秦的科考?”
“李冰李二郎父子,作為二郎神楊戩的原型之一,想必應該也不簡單吧?”
孔儒聞言點了點頭道:
“喏。”
“據科考的考官詢問,李逸作為李唐皇室旁係,本來也想參加大唐的科考,為盛世大唐出一份力。”
“然其先祖兼守護靈的詩鬼李賀,卻因為當初科考被陷害的原因落下了心病,並不想加入大唐。”
“李逸顧及先祖之情,不想讓先祖為難,加上大唐目前也無對方發揮的空間,便選擇了大秦作為效忠之國。”
“李二郎傳人·李戩,則由於其先祖作為二郎神楊戩原型之一,世代受百姓供奉為神的原因。”
“使得李二郎間接擁有了二郎神的神力和能力,或許戰鬥經驗方麵差之不少,但能力方麵卻絲毫不差。”
“還有著一手頂尖治理水利工程的能力,以及不俗的政治手段。”
“作為對方傳人的李戩,也同樣如此,統軍能力,戰力與水利政治方麵堪稱頂尖,說其能文能武也不為過。”
“稍加培養一下,絕對也是頂尖將帥級別的人才。”
嬴天點了點頭後又問道:
“那這大晉的祖逖傳人·祖尹,作為大晉的名門望族,不去效忠司馬晉朝廷,又是為何而來?”
孔儒聞言嘴角不由微微一翹笑道:
“這件事就有些說來話長了。”
“那就長話短說。”嬴天見孔儒準備長篇大論時抬手製止道。
孔儒聞言尷尬的揉了揉鼻頭後說道:
“長話短說就是,本來按照規矩來說,朝廷建立之前二帝不見麵,且即便出世也必須選擇同一人為主。”
“以免建國之初出現王權的爭奪,避免國家剛建國便陷入內亂動蕩當中。”
“所以作為司馬懿與司馬炎傳人的司馬楷,是當之無愧的晉朝繼承人。”
“司馬家和一群晉朝舊臣,貴族門閥都以司馬楷為主,為重建大晉而齊心協力共同奮進。”
“然而晉惠帝·司馬衷,就是那位在饑荒年代,問出何不食肉糜的極品帝王。”
“卻不按常理出牌,竟然在大晉還未建立之前,就直接出世,選中了司馬楷同父異母的弟弟司馬模。”
“這司馬模又極具野心與城府,並未聲張覺醒晉惠帝的事,而是暗中發展勢力,等待篡位時機。”
“之後晉朝剛一建立,司馬模就亮出了晉惠帝,以同為帝王傳人的借口帶頭造他哥的反。”
“這一造反,加上雙帝會麵。”
“司馬楷麾下那些不怎麼服他,或有更大野心,不滿足於此想更進一步的人就紛紛加入了進去。”
“而司馬家族曾經造反的八王傳人,也同樣在此時舉起了反旗。”
“這一反,很快就致使剛建立的大晉皇朝,陷入了九王之亂當中。”
“作為大晉王朝名門望族的祖氏家族,自然也不可避免的被牽連了進去。”
“又遭受了幾王的汙蔑跟拉攏,最終被司馬楷作為棄子利用,來引誘各路反王。”
“滅掉了其中的兩個反王。”
“經過這次大變,無論是各路反王還是司馬楷都不可能再信任重用祖氏。”
“祖氏家族自然無法再繼續在晉國呆下去了。”
“最終祖氏選擇舉族投靠秦國。”
嬴天問道:“司馬楷會放過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