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7章 須彌山傳兵道,孫浩創兵家修煉體係(2 / 3)

其身上所散發出的恐怖氣勢和威嚴,僅僅一絲便足以崩裂山川大地。

身上所散發的玄奧氣息僅是凝望一眼,便可提升修為,從中悟出更深的法則。

眾人就這樣靜靜的觀想著兵家的眾多名將名帥,靜靜等待孫浩講道。

講道的時間很快便來到。

孫浩等人也直接開始講授起了兵家的各種經典理論。

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 水因地而製流,兵因敵而製勝。《孫子兵法》

古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孫子兵法》

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孫子兵法》

凡兵之所起者有五:一曰爭名,二曰爭利,三曰積惡,四曰內亂,五曰因饑。《吳子兵法》

觀敵之外,以知其內,察其進以知其止。《吳子兵法》

王者之將”必須具備“知道”的能力,所謂“知道”,即“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內得其民之心,外知敵之情,陣則知八陣之經。《孫臏兵法》

隨著一道道兵家經典名言從孫浩口中傳出,藍星冥界便頓時異象恒生。

大量的兵家之氣落於眾生體內,淬煉打磨著眾生的體魄。

使之擁有了一年內消災免難的賜福。

一字一句令的旁聽者茅塞頓開,對於兵家之道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其聲音更是在兵道以及自身修為的加持下,傳遍藍星冥界之中。

使聽者無不受之牙慧,得其恩惠。

欠下了孫浩以及兵家眾天驕一個巨大的因果。

一個兵字也在此時緩緩凝聚於孫浩頭頂。

後又演化為將,帥,統,禦,控,計,算……等蘊含兵家至理的字體。

最後又萬字歸宗歸為兵。

以此引動‘三千’法則顯現,融入各種兵勢當中。

如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等等。

當這些法則融入兵勢之中後。

便攜帶各種異象以及恐怖的能量,靜靜的盤旋於孫浩身側。

形成了以兵道駕馭,統禦三千大道將之納為士兵的驚天壯舉。

再加上孫浩的天賦·兵道通神·兵聖(六階)的言出法隨效果。

將各種兵道的詭異莫測,可怕威能展現的淋漓盡致。

使得無數旁聽者對於各種兵家之道的運用,都有了更深層次的見解和領悟。

而在講述完兵家的各種理論理念以及經典名言後,孫浩便開始講述起了自創的十全兵解。

十全兵解當中不僅記錄著古往今來的所有兵家知識。

包含了兵法,軍陣,政治,練兵,用兵,治兵,天時,地理,審時,度勢等等。

每個知識旁都會有著孫浩對於其的獨到見解,以及各種應用手法。

堪稱是兵家的百科全書。

除此之外,還有著孫浩自身所著的各種用兵之道,攻守之道,計謀,策略,兵法理論理念等等。

孫武說——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吳起說——用兵之害,猶豫為大;三軍之災,生於狐疑。

嶽飛說——兵家之要,在於出奇,不可測識,使能取勝,若平原曠野,猝與敵遇,何暇整陣?

孫浩說——用兵之上上,離其軍心,間其君臣,不戰而勝也。

孫浩說——用兵之道,在於禦下,上下一心,如臂揮使,一軍可破萬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