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章 爭鳴辯論,儒名之辯(1 / 2)

鄧師聞言一臉可惜的說道:

“好吧,吾對此頗感興趣,日後再來向孔夫子討教。”

孔儒笑道:“好說好說。”

“請提問。”

鄧師想了想問道:

“夫子以為,當今天下治國之道,以何為準?”

孔儒雙手藏於袖袍中正色回道:

“如今正處亂世,炎黃的曆史都在告誡吾等,亂世自當用重典,但也不能過於苛政,否則隻會適得其反。”

“如此上下君民通治,法束眾生,方可強國。”

“然,重典也當靈活適用,當改則改,否則遺禍無窮。”

“以重典為準。”

眾多聽眾聞言紛紛大喝道:

“亂世重典,君民共尊,孔先生,彩!”

鄧師搖了搖頭道:

“不然不然,亂世本就人心浮躁。”

“若此時加以重點,必會激起民變,導致士紳階級動亂,最終變法圖強不成,反會慘遭滅國。”

“此論不智…不智也。”

眾多聽眾聞言也是紛紛感同身受,開口支持起了鄧師。

“鄧夫子所言在理,彩,大彩!”

兩人所爭所言,瞬間形成了一股恐怖的氣場,互相於廣場中央對峙起來。

名家與儒家的氣運神龍,也同樣於半空之中廝殺起來。

二者之間的氣勢則在不斷的爭鋒中,越戰越強。

孔儒見狀微微一笑搖頭說道:

“吾所言之重典,與汝所熟知之重典不同。”

“更非法家之重典苛政。”

“此典不論君民,皆必尊之,哪怕是帝王犯法,也要與庶民同罪。”

“重在民生,重在治理,重在強兵,重在止貪,重在賞罰嚴明!”

“凡能強國之一切,皆以最高規格行之,用之。”

“如此必能在最短時間內,強國富民。”

鄧師微微皺眉道:

“夫子所言雖有可取處,可卻需要弱國擁有如商君那般的名臣。”

“以及秦孝公那般的賢明君主方能辦到此事。”

“這之中缺了任何一角,都無法達到夫子所言的效果。”

“可現今明臣難求,明君更難得,哪來那麼多的賢臣明君?這如何能成為當今強國之準則?”

孔儒沉默片刻說道:

“吾所言之法,本就為當今強國最佳的選擇之一,隻要照搬必可強國。”

“哪怕僅用一兩項,亦可達到不俗的效果。”

“方法擺在那兒,吾隻需保證它能強國便可。”

“至於怎麼用?如何用?那是各國國君應該考慮的問題。”

“跟我這個出方法的人有什麼關係?”

啪啪啪!!!

“孔夫子,大彩!”眾多聽眾紛紛鼓掌大喝。

孔儒看向對方問道:

“常言名家善辯。”

“我今日就來辯一辯,就以名家出名的辯題,白馬論為題如何?”

“可~”

“鄧夫子以為,可以說白馬不等於馬嗎?”

鄧師道:“可以。”

孔儒問:“為什麼?”

鄧師回:“馬”是對物“形”方麵的規定,“白馬”則是對馬“色”方麵的規定,對“色”方麵的規定與對“形”方麵的規定性,自然是不同的。

所以說,對不同的概念加以不同規定的結果,白馬與馬也是不同的。

孔儒曰:有白馬,不可以說是沒有馬。

既然不可以說是沒有馬,那麼白馬不就是馬了?

既然有白馬稱為有馬,那麼為什麼白色的馬就不是馬呢?

雙方就這樣進行了長久的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