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不知不覺就一晃而逝。
不知不覺便已從夕陽西下來到了傍晚時分。
嬴徹五個小家夥帶著一群戰爭孤兒,與小小聊的十分投緣。
又在張桉這位活了六七十年的老頭的墩墩教導下,學會了許多的道理。
這些人生道理與底層生活上的教導是那些出生王公貴族,或諸子百家的老師永遠也無法給予的。
雙方之間所處的位置如同天差地別一般,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所思,所想,所聽,所知,所見都有著極大的差別。
很難達到共情,更無法達到設身處地的以對方的視角去看待世界。
自然也就無法悟透這些道理。
兩方的學識教導都有利有弊,完全可以做到互補。
這使得小家夥們的見識,知識,心性,心境,品德與處事經驗等各個方麵,都有了十足的長進。
比如之前小皇子小公主們,還在以上位者對待下位者的態度,去看待平民百姓。
給予的所有善意都是善良的施舍與處於高位上的憐憫。
是從小被嬴天與各個夫子先生教導而出的愛民如子之心。
是一種從上往下天生貴胄的俯視。
這種天生養成的貴氣跟俯視感,是從小優渥的環境所賦予的感官。
即便不刻意去表現,也會不由自主的散發而出。
會讓與之處於不對等地位的人感受到一種不自信,無法與之平等對接。
而現在則能夠設身處地的代入平民的視角,去感受人間的疾苦。
去共情民眾的需求與哀傷。
是一種同屬平等的命運共同體感官,完全的融入了其中。
成為了其中的一員,不再是那種上位對下位的俯視憐憫。
並很快理解了張老頭教導的東西,將之融入了自身從小的所學由。
去領悟到獨屬於自身的新東西。
如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等等。
這些是從小待在皇宮貴族圈內所無法理解,也無法改變的本質。
光說是沒用的,隻有親身經曆過體會過了,才能做到共情與共通。
而這正是嬴天想要小家夥們學會的道理。
同樣也正是這場曆練的真正目的。
唯有兩者結合才能培養出賢君賢王。
自兩百三十多年前開始,曆代九皇殿殿主與皇族子弟皆有過此經曆。
此乃九大皇族傳承數千年的底蘊,所積累實踐而出的培養方式。
張老頭對於小家夥們而言,也算是一個啟蒙恩師級別的機緣。
不過想要吸收完張老頭這六七十年的人生處事經驗,也並非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
至少就小家夥們這短暫的人生閱曆而言,還很難做到這種程度。
這麼短的時間內也傳授不完。
打開話夾子張桉教導了小家夥們很多的生存方式,不過眼見天色漸黑溫度漸涼。
小小的身體素質可扛不住這些,所以便結束了教導說道:
“今天就到這吧,你們就在老夫附近的草垛子裏休息。”
“明天老頭子我再教你們些好玩的東西。”
嬴徹等人鞠躬道:“多謝張爺爺教導,跟庇護之恩。”
說完就三五成團鑽到附近的草帳篷內,開始了休息。
嬴徹則以身作則為弟弟妹妹們守夜。
張桉見狀笑了笑,沒有多少顆牙齒的嘴說道:
“你小子倒是機靈,不過老夫這兒人多,那些家夥現在可不敢惹眾怒摸過來。”
“你也好好休息吧,明天大部隊就該出發了。”
“這要是沒精神可是會掉隊的。”
嬴徹稚聲稚氣的問道:“張爺爺,掉隊了會怎麼樣?”
張桉聞言眼中充滿了對往事的滄桑,似乎對此事忌諱莫名。
聲音沙啞又虐待幹澀的說道:
“下場會很慘,可能會被肥龍那些家夥吃了,也可能遇到成了精的鬼怪,或著餓死在路上等等。”
“獨自行走或小團體行走,遇到危險的事太多太多了,稍不注意便會隕落在途中。”
“所以逃荒隊伍才會成群結隊的一起行動。”
“唉……這次遷徙恐怕又要有不少人死在路上了。”
嬴徹疑惑撓了撓頭的問道:
“可是人多了不也一樣嗎?”
“遇到了危險肯定都是先保自身,出現踩踏,自相殘殺事件的概率也會大幅提升。”
“場麵會更加混亂,有時候想逃都逃不掉。”
“而如果遇到大羅金仙級別的那些存在,人多人少對於我們來說應該都一樣吧?”
張桉輕撫扶下巴的山羊胡笑道:
“那可不一樣,咱們人畢竟是群居生物,自然更希望聚在一起。”
“老話說的好人多力量大,蟻多咬死象,大家在一起互幫互助,肯定要比獨自在野外過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