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雨夜話衷腸(1 / 3)

這兒是一處位於半山窩的平地,四麵都是漫山遍野的原始森林,古樹參天,遮雲蔽日。西南方一條約兩丈來寬,數丈深的山溝,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溝上橫臥著用砍倒的大鬆木架成的簡陋木橋,一條依稀可見的小道依著山勢,曲折蜿蜒的通往山腳。流淌的山澗在落日餘輝的映照下不時的閃著白花花的亮光,若隱若現;叮叮咚咚的水鳴之聲如弦在握,不絕於耳。

大個子他們的營地坐落在一處背風向陽的石崖下,人工清理出的一片空地上蓋著十幾間木屋。這些完全用原木建造的、被當地人稱為“木嗑楞”的木屋,不雕不琢樣式古樸天成,木牆、木瓦、木煙囪構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在木屋四周,十幾顆二三十米高、婷婷玉立的美人鬆(學名長白赤鬆),如一群豐姿綽約的少女不停地向人招手致意。

在安置好傷員和馮華三人的住宿後,黑漆漆的夜幕已經完全籠罩住了森林的上空。雖然“鏟不平”剛剛經受重創損失了十幾個弟兄,大家心裏都很難受,但大個子還是堅持要為馮華他們接風洗塵。

四五堆篝火點燃了起來,歡快的火苗在黑暗中不停地搖曳著,不時爆出一陣陣幹樹枝炸裂的“劈啪”聲。圍繞在熊熊的篝火邊,馮華三人一邊吃著烤得噴香的獐子肉,喝著用鹿茸、不老草和人參等名貴藥材泡製的自釀藥酒,一邊與大個子等人嘮著嗑。隨著談話的不斷深入,大個子他們的情況以及馮華三人心中的疑惑與不解,逐一都得到了解答。

那個自報名號為‘一腳門蔓’的大個子叫李九杲,字秋陽,龍城北鎮人。李家是當地的大富商,其父在去關街經商途中,被號稱雲裏雕的土匪姚老六綁架殺害,最後連屍首都沒有找到。他母親為防姚匪斬草除根,帶著尚未成年的李九杲來到其舅父家躲避,並在舅父家念私塾。一天,當塾師講到“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的典故時,李九杲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怔怔的沉默了一天,次日一大早他便給母親留下一封書信,毅然離家出走。幾年間,他為尋訪名師走遍了北方諸省,經過勤學苦練,以及受到武術大家李奎元和宋世榮的指點後,他終於學得了一身好武藝。回到家鄉,他也曾幾次試圖擊殺姚老六,卻都因姚匪身邊人多,而不能得手。在母親去世後,他沒了後顧之憂,一狠心幹脆糾集了幾個苦大仇深的小兄弟拉杆子起了局。他報號“鏟不平”,就是要立誌報仇雪恨,鏟盡人間不平事。

那個受了重傷的黑小夥兒叫黃德貴,是給二道江的大地主薑大牙牧馬的。一次,由於一匹馬不慎走失,薑大牙便硬說是黃德貴把馬偷賣了,不由分說讓家丁把他綁送到了縣衙。後來,黃父賣青苗將他贖了回來,但因氣成疾不久就過了世。黃父過世後,黃德貴悲憤萬分,一氣之下燒了薑家的場院外逃。在遇到李九杲後,二人雖然家庭背景、生活經曆不同,卻意氣相投一見如故,結拜為異性兄弟,並幾次跟著李九杲一起去殺姚老六。李九杲拉起杆子後,他理所當然的成為了“鏟不平”的二掌櫃。

“鏟不平”起局後,就定下了“打富濟貧,替天行道”的宗旨。為了進一步約束手下之人,李九杲還特別規定了三條禁令:一禁*婦女;二禁在保護區和公道範圍內劫搶;三禁私吞公財。另外,由於他專以土豪惡霸為劫掠對象,嚴格遵循“兔子不吃窩邊草”、“老鷹不打腳下食”的搶劫準則,而且還多次於積雪盈門之時送糧食接濟周圍的窮苦百姓,因此他在這一帶的名聲相當好。其間,李九杲也找過姚老六幾次晦氣,可終因人少勢單,一直都奈何他不得。這次得知姚匪到鬆樹崗砸窯(打劫),李九杲又帶人給攪了局。姚老六怒火中燒,指使二掌櫃帶領大隊人馬死死追殺,這才引出了雙方的林中奇遇。

這幾天遇到的那些古怪事情,雖然已經讓馮華他們感覺到情況不對,並有了相當的心裏準備,但是當聽到今天是光緒二十年四月初三時,馮華他們的心靈深處還是產生了巨大的震撼:那怪異的饅頭石到底有些什麼玄妙之處?他們感覺隻不過是穿過了一扇光門,怎麼就一下子從公元2004年回到了一百一十年前的1894年。難道《尋秦記》裏的時空轉換真的可以發生?那扇光門難道就是虛幻之中的時光隧道?雖然難以置信,可是這夥人的奇異裝束和他們手中那些不合時宜的武器,還有剛剛結束的那場戰鬥都使你不得不信。

突如其來的變化,一下子把三個人的腦海攪了個亂七八糟,一時間都有點如夢似幻的感覺,分不清自己究竟是在哪裏。好在已經有了一些心裏準備,而且他們的心理素質還都算不錯,很快三個人就從極度的震撼中回複了過來。彼此之間雖然沒來得及進行太多的交流,卻也是心有靈犀一點通:無論怎樣,也要勇敢的去麵對!看來,回到他們來的那個社會恐怕是不容易了,隻能即來之則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