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當她見到一個淡漠名利,隻為救人的人心生愛意,但是沒想到一個看起來冷冰冰的人竟然愛上了女主,終生不娶亦是心中有一個忘不掉的白月光。
如果說看劇本是重新閱讀這個故事,葉汐不知道為何,總覺得編劇筆下的趙妹兒才是男主顧宴的白月光。
他家世不好,從小被人販子拐了去,賣給別人做殺手,冷血無情。
為了活下去,手中不知道染了多少血。
而後曆盡千辛萬苦,終於擺脫傀儡殺手身份。
所以,當書中真正描寫趙妹兒和顧宴第一次見麵的時候,是趙妹兒給了他一個饅頭,以至於十二歲的顧宴不至於餓死街頭。
顧宴雖不知這是是何身份,但是趙妹兒的一番話,讓他久久不能回神。
“我現在有能力去給別人一個饅頭,一份粥,可當我沒有能力的時候,我也希望別人來幫幫我,而不是落井下石。這話送你亦送給我自己。”
所以當顧宴擺脫了傀儡的身份,他一直在尋找那個給了他一個饅頭的人,苦苦尋找,沒有下落。
當他遇見在街邊施粥行善的蘇溪,才會在她被人欺辱的時候出手,對於顧宴一生,情感話題一筆帶過。
所以才會讓人覺得他的白月光是蘇溪。
葉汐讀了一遍,細細品味,才覺得這人愛的喜歡的好像一直是趙妹兒。
趙妹兒在顧宴弱冠以後,對他一見鍾情,至於之前過往沒有印象。
而當年積德行善給他一份生機的人顧宴雖然記得,但時光匆匆,當年的小女孩早已長大。
人海茫茫,找到她又從何容易?
而對於長大後一見鍾情的趙妹兒而言,眼前的男人,成熟,內斂,清風朗月,是個不可多得的美男子。
此後種種,蘇溪遇險之時總能得顧宴相救,而被人攛掇的趙妹兒對她下手,終究自食惡果。
葉汐讀到此處,才深有感觸。
所以第一場戲是趙妹兒的一見鍾情,是顧宴的似曾相識。
葉汐入戲很快。“不知是哪裏來的嬌俏人兒生的是這般好,我很是歡喜。來人,給我帶回去,好好養著,可別瘦了。”
顧宴原地不動,輕輕一揮,眾人倒地。
趙妹兒笑了,可謂是風情萬種,“原來內力竟這般強悍,真是不錯,那就我親自來。”
也許是愣神的一瞬間,趙妹兒點了他的穴位,將他帶回長安樓。
就像是她所說那樣,好吃好喝的伺候著,隻是頓頓饅頭,讓人不知為何。
終於,趙妹兒來了,“你怎麼?瘦了?”
“是我這樓中眾人沒有好好伺候你嗎?來人,自己去領罰。”
繼而又說,“這是我們樓中的特色,饅頭,你嚐嚐。”
顧宴不吃,不予理睬。而後等人走了,淺嚐輒止,離開了。
自此在趙妹兒心上留下一個印記,不能忘記。
入戲很深,葉汐久久不能出戲,連導演喊了卡都沒聽到。
“葉汐,你戲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