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曆一五四七年,正是大明嘉靖二十六年,這一年的一月十六日,伊凡四世在莫斯科加冕,成為鄂羅斯第一任沙皇,將莫斯科公國的曆史推進到了鄂羅斯沙皇時代。
伊凡四世也因此被人稱作“雷帝”或是“大帝”。
然而伊凡雷帝的帝國隻持續了兩代,便隨著尤裏克王朝的滅絕而進入了混亂時期,一直到羅曼諾夫王朝建立,鄂羅斯才回歸一個正常國家。如今在位的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就是羅曼諾夫王朝的第二任沙皇,也是一個結束三十年混亂,為兒子彼得大帝奠定基礎的承上啟下人物。
從伊凡雷帝到阿列克謝,鄂羅斯從莫斯科擴展到了東歐,雖然之前與瑞典的戰爭失敗了,但最終仍舊能夠取得了第聶伯河東岸的東烏克蘭國土。
“沙皇經常親自出征,開疆拓土,但因為他的謹慎,所以人們給了他一個‘羞澀者’的別稱。”亞曆山大?克拉弗特坐在突厥斯坦城的奢華房間裏,麵帶微笑地為總參軍情司的人講述鄂羅斯曆史和當前的社會環境。
作為一個僧侶的私生子,亞曆山大算是邊緣貴族。他早年在射擊軍,後來隨著沙皇阿列克謝出征波蘭、波羅的海,再後來才被派到了哈薩克與東方的大明作戰。他在射擊軍的時候,也曾做過走私和正當生意,可以說他對整個鄂羅斯社會都有著深入的了解。尤其是他很識時務,健談風趣,所以才能從苦役中解脫出來,住在溫暖的房間裏,靠一張嘴過日子。
“鄂羅斯全**隊有多少人?”軍情司的參謀笑眯眯地就如同與老朋友說話,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他隻能通過翻譯來交流。
“我們一共有十萬人左右的軍隊。”亞曆山大皺眉思索道:“其中有五萬是射擊軍。負責保護沙皇和莫斯科。其他還有各地貴族的民團,這個數目就不清楚了。在我們有需要的時候,也會征用頓河哥薩克和韃靼人……不過現在看來韃靼人不會為我們打仗了。”
“總共能夠動員多少人?”參謀問道。
亞曆山大很難理解“動員”,在幾經解釋之後,道:“三十萬人吧,這是我們動用的最大的一支軍隊了。”
“你們的軍餉如何?”
“根本不夠用!”亞曆山大頓時激動起來:“所以即便是射擊軍。也不得不做些小買賣。”
參謀聽了十分感興趣:“軍人做買賣?”他知道宋朝的廂軍有做小買賣的事,但那時候禁軍也不敢做這等事啊。而射擊軍可以算是鄂羅斯沙皇的禁軍,乃至近衛軍了吧。
“閑著也是閑著,一個士兵一年隻有三個盧布,就算加上一日三頓的夥食津貼,但還要花錢給自己買軍裝,不做點買賣怎麼養活自己呢?”亞曆山大無奈道。
“不耽誤訓練麼?”參謀又問道。
“訓練?一周三次……”
在氛圍良好的交談之中,亞曆山大完全不明白自己說了些什麼。軍情司很輕鬆地就將鄂羅斯軍隊基本情況摸了個徹底,形成報告交給了總參謀部。
這份報告讓朝廷上下都有些寬慰。可以不用擔心鄂羅斯人的大舉報複——突厥斯坦之戰幾乎覆滅了整個鄂羅斯的南方駐軍,其中包括八千人的常備軍。
隻是蕭陌和蕭東樓臉上很不好看,因為對方的戰鬥力之低已經到了無以複加的程度。
甚至於鄂羅斯人一周——七天的訓練量,還不到明軍士兵一天的訓練量。鄂羅斯人因為火藥和鉛彈的費用高昂,使得火器操演成了奢侈事,而明軍士兵每天都有火器實彈射擊訓練。即便在和平時期,明軍一個士兵一天消耗的火藥,也等於鄂羅斯士兵十次訓練的消耗量。
因為鄂羅斯的國庫匱乏。所以全國除了一萬七千餘常備軍之外,更多的軍團都會在戰爭結束後解散。根本沒有訓練可言,更沒有榮譽和地位。
打贏這樣的對手,實在讓人沒臉張揚。
“這非但是軍事上的勝利,更主要的還是國力上的勝利。”朱慈烺得到這份報告卻是十分高興。這是大明第一次直麵真正意義上的國家軍隊,雖然不是瑞典那樣的世界一流軍事強國,但鄂羅斯此時也絕非一個三流弱渣。否則就不可能吞並東烏克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