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4章 鎮上有些人搞歧視(1 / 2)

李朝輝過年後就沒再去鎮上的飯館幫忙,他已經正式結束當徒弟,所以年底就表達了要離開店裏的意思,他師傅也知道。李朝輝十幾歲來他身邊想當學徒,在店裏幹這麼多年,雖說沒有教全部,但也教了個七七八八,人家要出去單幹也是時候了,畢竟一直當學徒,一個月就那麼點錢,怎麼養家糊口,這道理大家都懂。

他作為師傅當初收徒弟不過是想找點便宜的人工,但你不想給錢又不想教廚藝,誰肯來?想想錢,還是教點技術,這便收了李朝輝,主要也是本家的親戚,雖然屬於遠房,但也好歹都是老李家的,除了不能在他開店的這條街外,並未為難。

開春後,李朝輝就一直和父親李老二在鎮上物色房子,找中間人了解鎮上房子的事情,太偏僻的不考慮,太繁華的租金又貴,師父那條街也不能去,所以他們一直沒定下來找哪裏。

最後猶豫蕭槿選擇的那個十字口,結果還沒讓中間人去和房東說這事,那邊蕭槿已經敲定租了下來,他當時還不知道,後來咬牙決定租,讓中間人去問房東,中間人問完說房子已經租出去了,這便隻能算了, 誰承想竟然是蕭槿。

蕭槿家什麼條件,他能不知道?

蕭弘宇家也就五六畝地,比他家足足少了一畝半地不說,當初連豬都養不起,而他家足有三頭豬呢,過年賣了一頭,現在還有兩頭。

這年頭可不是誰家都能養得起豬牛羊,養雞鴨正常,豬牛羊在鎮上的崽子可不便宜,就算有錢買回來,人都不夠吃的時候,哪有多餘的口糧給這些家畜吃,所以村裏也不是人人都養得起,能養得起說明還是有些家底的。

李家這個族群在村子裏也是大戶,雖然李老二這一支隻有一個兒子,但李老二他哥和弟弟的孩子都不少,又都願意互相幫襯,日子並不像其他村民那樣過得緊緊巴巴。

當初和蕭家結親也是考慮到蕭槿的爺爺家從前是有文化的,當過老師,和李家從前的族長交情不錯,考慮到這段淵源兩家當初結了親。

因此李朝輝很是清楚蕭家的情況,他李朝輝租房子都要猶豫,怎麼到了蕭家那邊就直接租了,店都開起來了。

他不好意思進去看,隻是聽旁人說是小賣鋪那種,油鹽醬醋糖等等小商品,零食小玩具,針線扣子一概都有,都很便宜,說是進價賣,也不知真假,外麵擺著的招牌挺亮眼。

租房要錢,進貨更要錢,每個月還要交稅,蕭家發財了?

父子倆都在心裏犯嘀咕,但也隻有羨慕的份,他都和蕭槿離婚了,雖然共同有個孩子,但因著是女兒,李朝輝在父母的授意下並沒有給過什麼幫助,這個時候也沒有什麼撫養費,蕭家沒要,他也不會給,就算蕭家要,也不一定給,畢竟他可沒說要養這個女兒。

像別人家那樣直接丟了或者送人,根本不需要花養孩子的錢,所以是蕭家自己要養的,和他們李家是沒關係的。

蕭槿可不管李家父子倆在想什麼,當天請了一家子在鎮上吃飯,吃完就各回各家了。

蕭弘宇和姐夫一塊送妹妹和老母親回村裏,鎮上住不了那麼多人,所以暫時安排的是蕭弘宇和周慧妍在鎮上住,剛好兩個孩子都在鎮上的初中上學,也方便兩個孩子可以每天回家吃飯。

蕭槿和母親還有圓圓依舊住在村裏,目前生意能不能做起來還不清楚,便沒有拖家帶口全部都住在鎮上,不然家裏的地,菜園子,雞鴨怎麼辦,總要有人照顧。

那五六畝地主要還是蕭弘宇在弄,他忙完店裏的事情就會騎著自行車回去忙春種,雖然很忙碌,可他前所未有的感到生活無比充實,尤其是店裏來客人,他心裏就更有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