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期,也就是高考那段時間,蕭槿收到了來自報刊社的信件,是邀請她去報刊社參觀並簽名出版書。
報刊社在北京,她的長篇連載這個月剛結束,熱度非常非常高,讀者來信更多了,多到報刊社都放不下!
自從簽了合同後,蕭槿就收到了報刊社的稿費,那邊也會定期彙報長篇出版的校對問題和出版進度,沒想到這麼快就發來信件,希望她可以去參觀報刊社,出行住宿全部報銷。
老實講,蕭槿還是挺想去看一看這個時期的北京是什麼樣子,她雖然去過很多次北京,但那都是21世紀的北京,和這個時候還是有很大不同的。
尤其她在這個小村子待了兩年了,想要出去走一走看一看的心情很強烈。
但是她在了解過這個時代的治安比較混亂後,又不敢獨自出門,弱女子出門,遇到那種拉幫結夥的歹徒是一點辦法都沒有,還是得有人陪著。
但是哥哥和嫂嫂要看店,堂哥的媳婦馬上就要生了肯定走不了。
蕭槿也愁,她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就算帶上防身武器,沒準還會被人家搶了。
出門在外防人之心不可無。
蕭弘宇知道這件事後,說什麼也要陪著,他不放心妹妹一個人去北京,尤其他自己出去都叫上堂弟跟著,怎麼可能讓妹妹一個人去,現在的火車站可亂了。
周慧妍聽到妹妹的顧慮,直接拍板說:“怕什麼,最近剛進了一批貨,慢慢賣就是了,一個人看店也是看,忙不過來我就早點關門,有什麼事能有妹子的事重要,別說你哥了,就是我都不放心你一個人去外地,就算是大北京也不行。”
最後商量的結果就是,不僅蕭弘宇陪著,蕭弘宇的小舅子也一起,小舅子和蕭槿差不多的年齡,有一把子力氣,聽說是去北京,不需要他花錢,那是十萬個願意,還能去見世麵,有啥不願意的。
這便暫時定下了這個計劃,去北京的時間擬定在八月下旬,因為八月中旬才能印出來,印出來後還要再檢查一邊,做實體校對,有什麼問題還要再修改重印的,這個時候對出版物的要求很嚴格,有錯字會扣校對老師的工資,能拿到市麵上賣的書必須得沒有任何紕漏,所以便把蕭槿的邀請時間定在八月下旬那幾天。
等到臨行之前,也就是買火車票的前幾天,又加入了一個新成員。
沈詞,他考上了北京大學,沈敏敏帶著他來蕭家借學費和生活費時,陳雲芝聽到也是那個時間,想著多一個人就是多一個膽,也能互相幫襯著,就問蕭槿到時候幾個人一塊。
蕭槿和陳雲芝想的一樣,多個人多個伴,有什麼不行的,還熱鬧。
沈敏敏一聽蕭家人也要去北京,時間還差不多,簡直求之不得,她作為母親,也憂慮兒子一個人去北京的事情,但村裏就這麼一個考到北京大學的,上哪兒找伴去,同班同學裏也沒有的,如今知道蕭家人也去,連忙讓兒子也一道走,雖然比原計劃提前了兩天。
“那就一起”蕭槿拍板,並對沈詞考上北京大學這件事表達了恭喜,“這學校很好,你很優秀,去了學校要好好學習。”
一旁的沈詞看向微笑著恭喜他的蕭槿,“謝謝。”
沈敏敏對於兒子沉默寡言的性子似乎很是苦惱,一臉抱歉地說:“這孩子從小話不多,不會來事。”
蕭槿擺擺手,十分理解地說:“孩子嘛,正常,這個年齡段的都不愛說話。”青春期嘛。
就這樣,三人行變成了四人行,隊伍壯大後,蕭槿一點都不擔心這次出門有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