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的聲音再小,她以為別人聽不到,但全被陶罄聽了個全,她看到母女倆便放下手中的報紙,先和蕭槿笑著點頭回應,“最近可好?”語氣就像是兩人昨天才從火車上分開,並無疏離,隨後衝圓圓招手,柔聲道“你叫什麼名字,來姨姨這裏。”
圓圓聞言先抬頭看向媽媽,媽媽對她點頭,她便大著膽子走向陶罄,等到了跟前主動叫人。
“姨姨好,我叫圓圓,大名叫蕭芷惜。”可能是感應到陶磬的溫和,她的膽子便大了幾分。
“沅芷湘蘭,惜時如金。”她說完看向蕭槿,顯然在用眼神詢問自己猜的對不對。
蕭槿心裏則感慨,不愧是同好,這都能猜到是哪兩個字,立即點頭道:“對,就是源自此。”寄希望於女兒有美好的未來,珍惜時間。
“好名字”陶罄給予認可,讓她坐下說話,“怎麼跟學生似的站在中間,快坐下來吧,今天特意在家等你來。”
說話間,慶嬸去而複返,手中端著東托盤,托盤裏有兩盞茶,蕭槿的是清茶,圓圓的是紅棗桂圓茶,還有倆碟小小的點心,她進來後一一放到會客桌上,隨後無聲轉身離開。
蕭槿聽到陶罄這般說,想到去年自己並沒有過來,下意識說:“那去年你邀請我,沒有一直等我過來吧?”如果要是等了很久而自己直接走了,真是要愧疚死。
陶罄笑著說:“沒有,我聽你說是去北京處理事情,加上那樣的天氣,推測你不會來,並沒有特意等你。”
蕭槿小小鬆口氣說:“那就好那就好。”
她接著說:“其實就是處理喜盈門的稿子,有些地方校對老師提出了不同的意見,就是從老家過來修改的,其實也沒待多久。”她在明信片裏已經說了自己是喜盈門譯文作者。
她話音剛落,陶磬站起來走到後方自己的書桌前,拿起一本看起來沒有那麼新的書籍,遞給蕭槿,“你看看這是什麼。”
蕭槿接過,一看封麵有幾抹詫異,隨後翻閱,忍不住“咦”了一聲,這是,“陶磬姐,這是你之前買的嗎?”
陶磬點頭說:“在你沒告訴我你是這篇文的譯文作者時,我已經先一步拿到了這本書並且看完了。”
“哇,這也太有緣了,不過你該不會是知道伊迪絲出了中文版,是打算買來看看有沒有錯誤的?”她語氣俏皮的打趣。
陶磬坐下後,拿起點心遞給身邊的圓圓,一邊和蕭槿說:“隻是看到喜盈門三個字就想到了,當時隻覺得還有這麼巧合的事情,書其實是我弟弟知道我喜歡伊迪絲的小說,看到出了譯文便買來送我,沒想到不是巧合,就是你翻譯的,我對這本書的評價是值得一閱,很好的保留著伊迪絲的味道,將她的劇情以及細膩的情感表達都展現的很好,讓更多群眾能夠賞閱海外文學作品,這是翻譯家們的貢獻。”
聽到陶磬的認可,蕭槿有些羞澀,說:“倒沒有想著是做奉獻,一是喜歡伊迪絲的作品沒有錯,但也是奔著還算客觀的稿費去的,沒有那麼純粹。”她主動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