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的孩子了,慢慢建立起自己的是非觀,在同學們的潛移默化下,明白有些惡意是不能隨便散發的,會被人討厭,排斥。
他改變後,同學們恢複和他的溝通,他不再因為媽媽的關係對蕭芷惜產生惡意,偶爾也會像其他同學那樣,有不會的題目去詢問蕭芷惜,蕭芷惜都會大方的告訴他,不會因為隻他那樣說話而不理他。
小孩子的世界要簡單一些,不會太在意父母輩的矛盾,吳朝青那天那樣說趙慧茹後,作為在家裏說一不二的存在,她當下直接噎住了,看著孩子明亮的帶著不讚同的眼睛,她沒有像從前那樣覺得孩子好糊弄,隨便說幾句把他打發了。
她說:“你別以為媽媽是沒理由這麼說的,她們……”她想找出更多理由來證明那對母女很討厭,但發現她的討厭是沒有根據站不住腳的,難不成和兒子說,這母女倆是來搶別人財產的。
這和她有什麼關係?
“她們什麼?”吳朝青不理解的追問。
趙慧茹沉默片刻後說:“沒事了,是媽媽的問題,媽媽以後不說了。”她不想讓孩子覺得她有問題,雖然心中不喜那母女倆也決定不說她們了,最起碼不再孩子麵前說,讓他去承受這些。
要說趙慧茹徹底對蕭槿改觀還是因為後麵的一件事。
那件事讓她至今想起來都手腳發麻,心顫不已。
那是十月很普通的一個休息日,陶磬難得休息,帶著圓圓去了父母那邊吃飯,蕭槿是快吃飯的時候才過去的,她因為稿子的事先去了一趟報社。
邱雨當時拿到稿子後順利說服主編,讓主編看過後選擇在文藝報的一個新的板塊刊登連載蕭槿的這篇帶有一些現實爭議的農村女性題材小說《她們》,邀請蕭槿過去也是詢問她是要用原筆名還是新筆名。
因為這本小說在這個時期是帶有爭議性的,很多人的思想很保守,別說男性,就是很多女性都還不認同這本小說所提出來的女性應該在被父母索取和壓榨的時候逃離,認為父母養育女兒,女兒就應該當牛做馬,這是應該的,孝道大於一切,更別說思想守舊的一部分男性。
主編的意思是,肯定會受到抨擊和譴責,擔心影響她後續的創作,這樣的現實主義題材,罵聲可能比幻想故事要來的凶猛的多。
一開始蕭槿沒想換筆名,想著罵她也寄信罵,她不看就好了,後來是因為邱雨說可能會連累原筆名後麵出書的銷量,以及之前出過的兩本書的銷量。
一想到會影響她賺錢,她決定為了麵包低頭。
那就換個新筆名吧,新筆名直接取了不孝的諧音不蕭,這就很隨意了,她也沒在意這個名字,於是就這麼用了。
敲定好筆名,還有新書的連載時間,又商量了一下劇情,讓蕭槿修改了一部分不影響大劇情的小部分劇情,於是就去的晚了。
蕭槿過去的時候,趙慧茹也帶著兒子吳朝青看望姨媽姨夫,看到孩子和圓圓相處融洽她沒說什麼,克製自己不要讓孩子被自己所影響,也不要讓姨媽姨夫覺得她容不下一個孩子。
廚房的飯菜快做好之前,兩個小孩和大人們一起坐在客廳的沙發上吃水果,有桃子和西瓜。
圓圓拿起西瓜吃,旁邊的吳朝青則拿起了一個桃子,桃子的核可能太小了,吳朝青性子比較急一些,看到快吃完了就囫圇吞到嘴裏想要一口吃掉,就這麼一個動作,大人都沒注意到,小小的桃核就這麼卡住了他的喉嚨。
感到不舒服的吳朝青捂著脖子說不出一句話,難受的不得了,他下意識朝媽媽的方向走去,用手拍打她的肩膀,然後指一指自己的脖子。
“啊——”聲音很小。
一開始趙慧茹沒有發現什麼端倪,還覺得孩子打擾她跟長輩聊天了,揮揮手讓他自己去玩,正準備繼續剛剛的話題,忽然眼角餘光看到孩子的臉部漲紅,像是被堵住了喉嚨一樣,她立即緊張起來。
“怎麼了怎麼了?”拉著吳朝青的手給他拍打背部。
旁邊的周琿儒和陶思茗都站了起來,走過去查看吳朝青的情況。
圓圓拿紙巾擦著手,走到沙發後麵,遠遠地看著,不想打擾大人處理這件事,但也好奇怎麼了。
吳朝青看到兒子的臉越來越紅,紅到有點不正常,甚至感覺嘴巴都變紫了,一下子慌了神,帶著哭腔說:“是不是卡住了?”邊說邊使勁拍打孩子的背部,想要把他嘴巴裏的異物拍打出來。
書房裏的陶磬聽到動靜走出來查看。
“怎麼了?”
趙慧茹看到兒子的身體向自己懷裏癱軟,她自己也嚇得癱坐地上,懷裏抱著兒子搖晃,同時說:“他卡到喉嚨了,卡到了!呼吸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