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弘宇在北京處理好房子和戶口的事後,把三套房子的鑰匙和房產證都放在妹妹這裏就馬不停蹄回去了,家裏的事這段時間都是妻子周慧妍在操持,怕她太辛苦忙不過來,現在處理好了,這便趕緊回去。
蕭槿的意思是,房子空著也是空著,反正目前倆孩子都不可能住那邊的房子,她打算把兩套二手房先租出去,放租嘛,另外三環的房子也簡裝一下,一並放租,她的毛坯和哥哥的毛坯都在一個小區,一塊簡裝,裝修後再淘一點二手家具發進去,四套房子全放租,美滋滋。
倒也不是她摳門,故意用二手的,是因為新家具有甲醛,得放好長一段時間才能放租,不如直接淘二手家具,安全省事。
這些事蕭弘宇都放手讓妹妹去做,他很放心。
“你想怎麼弄怎麼弄,你就是背著我賣了,我都不管你,房產證和鑰匙都在你那裏,隨便弄。”蕭弘宇對妹妹是一百個放心,在他的想法裏,如今的好日子都是妹妹賺來的,妹妹說啥就是啥。
蕭槿哭笑不得說:“我背著你把房子賣了幹什麼,得,那我就按照我自己的心意弄,以後孩子要住,就先住我四合院那,那房間多,其他房子就租出去,也能賺點收入。”
“行,聽你的。”
蕭弘宇要走之前,蕭槿特意買了不少禮品讓哥哥一塊帶回去,除了自家的,給大姐二姐家的,老母親的,還有給沈姨的。
“這次還特意給沈姨帶禮物?”蕭弘宇隨口一問。
蕭槿回答蕭弘宇說:“沈詞在國外,那麼遠的地方,還給我和舟舟還有圓圓寄禮物,咱這也沒什麼好東西回過去,就買點特產還有對身體好的保健品給沈姨送過去,也算是一份心意,禮尚往來。”
蕭弘宇一聽,也沒問什麼,直接說好,然後把妹妹準備的禮物都帶到身上,他背了個大背包,手上還拎了個大兜子,來的時候就一個扁扁的背包,現在鼓鼓囊囊,他這接地氣的樣子一點看不出來是個大老板,倒像個普通打工仔。
誰能看出來這個“打工仔”竟身價百萬?
蕭槿對哥哥的衣著沒意見,旅途中看起來普通一點挺好的。
一周後,北京市東城區朝內大街166號,人民出版社內,蕭槿來給新書寫簽名。
人民出版社的編輯知道蕭槿住在北京,熱情邀請她過來,為了促進銷量,希望蕭槿盡量多簽一些,分發給各個書店。
有親筆簽名當然更吸引讀者購買了。
尤其《她們》這本小說連載期間獲得了不少讀者的喜歡,書還沒出版的時候就有好多人郵寄信件詢問什麼時候能夠拿到實體書,想買。
現在馬上就要開賣了,趕緊多簽一些,讓書店也能打打廣告,用作者的親筆簽名來吸引那些還不知道書要出版的讀者。
蕭槿本以為這種無關愛情和親情,單純的講述農村女孩從農村走出來的成長經曆,如何麵對困境的書籍銷量不會多好,或許隻有那些追過連載,讚同那些女孩們的改變,想要買回家做收藏而已。
但事實上,蕭槿連續在人民出版社簽了兩周的簽名書,這段時間書籍已經在開賣,而且銷量還不錯。
一開始隻是還不錯,等到各個書店把橫幅掛起來,知道這本書已經出版的讀者紛紛前去購買,雖然大部分願意買這本書的都是女孩子。
偶爾難得出現一些家長,說是買回去給家裏的女孩子們看一看。
不僅僅隻是看女孩們從重男輕女的封建家庭中走出來,而是這些女孩們身上透露出的堅韌以及努力奮鬥,工作之餘仍然見縫插針的學習,想要努力站得更高的那股積極向上的精神。
這些都值得讓女孩子們了解,甚至有點評家公開在自己的閱讀專欄裏表示:隻要讀懂了《她們》這本書,那麼每一個看過這本書的女孩,你的人生基本上不會有太大的問題,早點意識到如何掙脫困境,好好學習,對你一點壞處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