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影視公司創建成功(2 / 2)

大家寫信互相分享《她們》這本她們非常喜歡的小說獲獎的消息,這是距離比較遠的讀者們的互動方式,有那些現實的同學朋友知道後立即打電話約著出門碰麵彼此聊一聊《她們》小說內的人物,對於幾個主人翁的不同選擇走向不同的人生而唏噓。

這其中也有周曉樂,這個當初父母不願意她去上大學,讓她上完高中就回家幫忙,待到年齡合適就讓她結婚的女孩,如今已經是一名在校大學生,她報了一個離家很遠的沿海城市,當拿著爺爺奶奶湊給她的學費還有一小部分姥姥給的生活費踏上了異鄉。

同行的人是她姥姥家的表哥,表哥去沿海城市打工,倆人目的地一樣,結伴安全一些,據那些在沿海城市打工的人回來說,雖然沿海城市更發達,東西更新,老家好多家庭還買不起電視機和摩托車,那邊的車站有很多摩托飛車黨,隨便搶劫,但凡脖子上有項鏈的,被盯上就直接拽走,耳環也少不了。

父母對她說,想上大學就自己想辦法弄錢去讀,他們不會給她,想讓她知難而退,還說去了那裏,不小心被拐走就一輩子回不來了。

她沒有退卻,她去問爺爺奶奶,姥姥借錢,問家裏的親戚,表示願意寫欠條,等大學畢業後就會返還,並且給與一定的利息。

當她借到錢,態度堅定地表示要上大學,一定要去上,父母才軟化,同意她去,但條件之一是以後工作了,有錢了,要把工資打給家裏。

母親的原話是:“家裏幫你借學費和生活費,那你以後工作了工資要打回家裏,一半給你存著當嫁妝,一半給你弟弟娶媳婦用,畢竟你走了,家裏的活都是我跟你爸幹,家裏的活也不輕鬆你也看到了。”她媽說這話的時候,她爸在旁邊不吭聲,顯然他也這麼認為。

周曉樂當下一口答應,為什麼不答應,不答應就出不去,無論如何,她要先去外地上大學,先出去,至於工作後想要她的工資,那就等她工作再說吧。

其實她家都不想回了,又怎會大學畢業工作後給家裏打錢。

陰奉陽違這一招是從《她們》這本書裏學出來的,書中的劉二妹就是這樣嘴上答應家裏的各種要求,才被允許出去打工,但出去打工後就消失的無影無蹤,讓別人以為她被拐到深山老林,其實自己拿著工資過的不知道多自在,錢都自己存著。

劉二妹既然做得到,她有怎會做不到。

如今她也出來了,出來後看到報停最新一期的人民日報上關於《她們》榮獲不凡文學獎三等獎的公示,心裏與有榮焉。

她在心裏默默地祝福。

“恭喜,寫出這麼好的作品,教會了我很多。”

蕭槿開心自己能得獎,但她還沒有忘記下午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去她剛租的寫字樓,現在已經有五名員工在裏麵工作,舟舟和妞妞8月回老家後她也沒閑著,一直在忙著影視傳媒公司的事情。

和那位未來國際大導演又見了兩次麵,敲定下來合作的事項,倆孩子從老家回來的前一天,她才和那位大導演訂立了合同。

現在蕭槿不僅是小說作者,更是傳媒公司的執行總裁,五個人她給每個人都任命了一個職位,彼此各管各的,說是公司,其實更像換個地方搞文學創作,這些員工大多數是學編劇編導專業的,也有專業的經紀人,都是有證的,沒證她這公司都創建不起來。

經紀人現在是光杆司令,還沒挖掘出什麼值得培養的新人。

是的,蕭槿不僅要搞電影,還要簽約一些藝人,拍電影雖然不一定都用自家藝人,可你也得自己搞一點進去。

總導演當然是那位未來大導演啦!

至於她,她負責拉投資,拍電影用自己的錢拍那就太憨了,拉投資是門學問,還好她身邊有不少可以利用的資源,先拉一波熟人的投資,再讓熟人推薦一波資源,她一個個親自去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