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議簽好後,周子安著手準備拍廣告的事情,公司準備的拍攝器材很齊全,這些器材都是蕭槿托人從日本帶過來的,價值不菲,周子安運用的很熟練。
忘了說,周子安的家庭不俗,當別人隻有過年才會被家裏帶到照相館拍張照留念一下,他家已經用DV給他拍上視頻了。
其實一般家庭也學不了導演這個專業,甚至完全不了解,更別說選擇這個專業從事影視創作,能夠這麼年輕就懂拍電影相關的所有流程和專業知識,除了他自己學的專業,那就是從小耳濡目染,家裏一定有這方麵的長輩在旁指導。
周子安如何拍這部廣告她沒插手。
當周子安在忙著拍廣告,和工作人員一起選模特,和老張的公司對接樣品,蕭槿也開始了選劇本。
她有一個專門收購影視版權的部門,雖然就倆人,但人還蠻機靈,有圈子裏的一些人脈和消息,加上他們自己在各個報紙雜誌還有高校公告欄張貼的投稿信息,不少人投遞劇本到公司,不過大多數是門外漢,模模糊糊的自己亂寫一氣,或者隻是把自己的小說投過來。
一開始蕭槿不想收小說稿子,但成品劇本的稿子實在太少,後來就決定小說稿子也收,若是真的精彩,那就請公司的編劇進行改編。
這樣大海撈針一樣每天看兩個編輯遞上來的小說也夠她忙的,有時候看不完還得拿回家在家裏繼續看,這些稿子還都是兩個編輯已經層層篩選後的,別說,有些小說是挺好看的,但好看和能改編成影視劇是兩回事。
搞得蕭槿都想自己搞個出版社來出版這些小說,但想一想攬太多活並不會讓她發財,反倒可能疲於奔命累的要死,還是專注搞她的影視公司吧。
俗話說得好,好的管理者是會善用人才,她覺得搞得自己這麼累肯定是因為自己公司的人太少了,尤其是專業人才,必須打造一個高素質高效率的班底,不然還沒發財,自己先累死了,這不行。
蕭槿風風火火的物色人才,老家的蕭弘宇在省城開了一家專營煙酒的店鋪。
省城有大超市,大商場,他的縣城中低檔連鎖超市在這裏不是很突出,於是他另辟蹊徑,開了一家專營電器的店,租了兩個門麵,電扇冰箱,洗衣機等產品。
老家的超市現在他已經放手讓妻子全權處理,自己則帶著小舅子一塊來的省城,讓小舅子負責管理這家店,不然他一個人忙不過來,另外又請了兩個店員,一個負責在店裏招待顧客,講解電器各種性能知識,另外一個負責維修和安裝,要是生意好,工作人員忙不過來,他自己也會親自上陣去安裝。
說實話,他在縣城雖然有鄭世禮品牌的經營權,但是這些冰箱還有洗衣機在縣城銷量並不算好,能買得起的家庭不多,買了舍得用的家庭就更少了,偶爾能賣出去,也是縣城門當戶對的那種家庭,來給女兒添嫁妝才能賣出去一台洗衣機,冰箱這東西,大範圍使用的是開飯館食堂的,但他們更喜歡用二手的,便宜是主要原因,普通家庭則很難咬牙買冰箱和洗衣機,這都屬於大件了,雖然有些人買得起,可舍不得用,太費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