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女兒女婿來家過年(1 / 2)

1992年1月30號,李家村晴空萬裏,早晚雖然冷的人骨頭都冒著寒氣,可中午太陽出來後,紮堆在門口搬一把椅子曬太陽的人還挺多的,陽光照在身上溫暖,發涼麻木的手腳,慢慢感受到知覺,早晨的寒氣在中午這一刻一並被吹散。

李朝輝應允可以抱養個男娃回來養後,李老二也就是李石柱便開始活動起來。

他直接去了李朝輝的大伯,自己的大哥家,把抱養男娃認作孫子這事詳細的跟大哥講了,其實之前就透露了一些,但因為兒子那邊不知道能不能說通,就沒詳細和大哥講,如今兒子那邊說通了,也就無所顧忌的跟大哥講,順便讓大哥也支援一下。

“朝輝說了,等工作穩定下來,錢會還的,這點你放心,親兄弟明算賬,該打欠條打欠條,一分不差的都給還上,算利息。”李石柱知道大哥一定會幫,態度擺的很正,一是一二是二。

李老大對這個弟弟也是諸多關心,自家這邊開枝散葉,倆兒子,三個孫子,反觀弟弟家,生來生去都是女娃,如今第二個老婆也不見蹤跡,眼看著要絕後了,他肯定得幫襯,二話沒說就讓家裏的兩個兒子過來,兩個家庭都湊一湊,給李老二湊了三千塊錢。

“家裏現錢就這麼多,別的也拿不出來,你看看讓李霞那邊給你支援點,後麵朝輝再湊一湊應該就夠了。”李老大把錢交給弟弟,弟弟說了許多感激的話,那邊叫來李朝輝寫下欠條便將錢收起來。

父子倆拿了錢從李老大家回來後,李朝輝對父親說:“姐離得遠,家裏也不寬裕,怕是拿不出什麼錢來,要不就別跟我姐說這事了。”他有個姐姐,因著大好幾歲,又結婚很早,姐弟感情很少維係,基本上也就過年走親戚才能見上一麵,平日來往並不多。

李石柱嘖了一聲說:“你在這裏客氣什麼,那是你親姐,平時幫不上忙,也不讓她給家裏送什麼東西,這個時候就得派上用場,等到過年她來家裏,我得好好拉著她和姑爺說道說道,這事你姐和姐夫也得出力,這是大事,能幫上忙的都得幫。”一錘定音,讓李朝輝不要再多說,隻等過年見到李霞。

李霞嫁的遠,別人騎個自行車回娘家可能最遠也就一個半小時,李霞得早上八點出發,臨近中午才算終於回到娘家,一開始其實兩家離得不遠,也就隔著三個村子,後來李霞和丈夫搬到另外一個鎮生活,叫司度鎮,和芙林鎮是完全相反的區域。

說是在鎮上生活,其實住的是親戚家在鎮上的空房,算是幫忙看家,這才離得遠,不是逢年過節李霞也很少回娘家,太麻煩了,騎倆小時自行車,累死累活到了吃個午飯就得走,然後騎倆小時回家,好在農村也不講究女兒是不是頻繁回娘家,甚至有些女兒頻繁回娘家還會被娘家人念叨,說婆家才是家,不要老回娘家讓婆家那邊的人討厭什麼的。

這兩年李霞和丈夫在鎮上開了個小賣鋪,房子的主人是李霞丈夫的姑姑,,沒收他們租金,店鋪非常小,因此成本也不高,但挨著鎮上的初中,平日生意還算不錯,日子漸漸有了些起色。大年初二她領著孩子還有丈夫,拎著肉還有糖包和水果罐頭、酒,大包小包的往娘家帶,這年禮和往年比起來已經貴重多了,往年哪兒送得起肉還有酒。

李霞開開心心的領著丈夫孩子回到娘家,這次年禮帶的多,她來的路上覺得風都沒那麼刺骨,手也沒那麼冷了,本以為今年回來父母終於能更高興一些,李老二夫妻看到女兒送來的東西的確開心許多,拉著兩個外孫噓寒問暖,嘴裏也是心肝肉的往屋裏拉,塞瓜子塞花生讓他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