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維玲挽著吳秀怡的胳膊走進來,看到包廂裏已經很多人了,笑著打招呼。
“都裝沒看到是吧,還不過來列隊歡迎!”吳維玲和周佳佳玩的好,說完招呼周佳佳起來和她一塊扶著吳老師入座。
吳秀怡一出現,本來坐著的眾人紛紛站起來鼓掌,每個人臉上都是笑容和尊重,這可是帶了他們三年的班主任,從一年級到三年級,他們班也是上大學最多的班級,她對每一個人都說,能上大學就上大學,成績特別好的她也會推薦去上大專,大專是包分配,最穩定的鐵飯碗,班裏也的確有兩個去讀了大專,後來被分配到省城附近工作,一個進了學校當老師,一個當了公務員,自然後來也在那邊安家,這次其中一個在學校當老師的大專生也過來了,坐了好幾個小時的火車過來,昨天提起到,生怕趕不上今天老師的生日宴。
吳秀怡坐下之前,頗為無奈地說:“我在進來之前還真以為是周啟航說的普通同學聚會,想讓我也來說幾句,我想著難得你們人來這麼齊,連畢業好多年沒見過的都來了,我能不過來,不看到包廂裏的橫幅,我都還以為就是這樣。”橫幅上寫著祝賀吳秀怡老師生日快樂,光榮退休等字樣,這一看一下子明了。
這幫孩子,都當孩子爸媽了,還搞這一套,她心裏無奈其實也很感動,帶了一茬又一茬,其實不僅這一屆的記著她,許多其他屆的孩子也記得她,能夠讓孩子們惦記,認可她,對她來說是最值得炫耀的事情。
周啟航安排所有人陸續坐下,然後讓服務員準備上菜,接著對吳秀怡說,“吳老師,你愛吃什麼我們都知道,直接給你點了,不然等你來了再點,咱們喝水都喝飽了估計菜都沒炒好。”
吳秀怡看看自己這一桌,又張望坐在另一桌的學生,一個個把畢業後才又見麵的學生叫出來,問他們的工作,生活,還有家庭。
“好好好,知道你們過得好我就放心了。”
吳秀怡挨個問完才看向離她最近的的蕭瑾,剛剛她倆中間還隔著周佳佳,但吳老師問別人的時候,周佳佳和蕭瑾換位置了,她想和吳維玲坐一起。
吳秀怡和藹地拉住蕭瑾的手說:“你呢,在北京怎麼樣?”
她的聲音不高不低,但包廂內忽然就變得格外安靜,好像老師想問的問題,也正是大家想了解的。
蕭瑾把準備的外文短篇合集拿出來遞給吳秀怡說:“挺好的,一直在做翻譯的工作,除了給別人做翻譯,平時也寫寫稿子給報社和雜誌社投稿,還有一些商務合作,給需要和國外接觸的公司做商務翻譯,工作挺穩定,這是我和其他翻譯作者翻譯的外文短篇合集,吳老師平時沒事可以拿回去看看,算是我交的成績單。”言語大方得體。
吳秀怡眼神透著欣賞和讚揚,接過短篇合集說:“你當初退學是我最不舍的,總覺得好苗子就這麼放棄上學是一種損失,英語其實我隻算你的啟蒙老師罷了,現在知道你一直靠著後來自學的英語能力有一份穩定的工作,老師對你退學這件事沒什麼遺憾了。”
“謝謝老師關心,我在北京一直挺好的。”
吳秀怡翻看一下合集,重新抬眸看著蕭瑾,笑眯眯地說,“工作挺好的,那生活上呢?有沒有在北京遇到合適的人,其實你還年輕。”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即將辦理退休,吳秀怡越來覺得生活上還是得有個伴可以互相扶持互相照顧,尤其她年前生病住院那一次,有丈夫在身邊照料,便覺得年紀大了有個伴侶在身邊挺好的,不然生病一個人躺著病床上孤孤零零的真的有些可憐。
前提是那個人得靠譜,若是遇到亂七八糟的不值得托付的,一個人肯定比有個不靠譜的人陪著要好,不然還不夠受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