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鄴,這位身姿矯健得如同穿梭於山林間的獵豹,行動敏捷且充滿力量;目光銳利似翱翔天際的蒼鷹,洞察秋毫,任何細微之處都難以逃過他的雙眼。

此刻,他正沿著一條蜿蜒曲折的古道徐行。這條古道,曆經無數歲月的打磨,每一寸土地都鐫刻著過往的痕跡,每一塊石頭都仿佛在低聲訴說著古老的故事。

卯鄴的腳步,不疾不徐,卻帶著一種對未知的探索與敬畏。

不遠處,便是那莊嚴肅穆的伏羲陵。在當時人們的心中,伏羲陵宛如一座聳立於精神領域的巍峨巨峰,神聖而不可侵犯。

它承載著無數代人發自肺腑的虔誠信仰,以及對先輩深深的敬畏之情。

這陵寢,仿若一條無形卻堅韌的紐帶,將現世之人與遠古時期的智慧和力量緊密相連,讓後人得以在漫長歲月中,依舊能感受到先輩們的偉大遺澤。

陵寢四周,古木參天而立,它們是歲月的忠實守望者,見證了無數的風雨變遷。

這些古樹的巨大樹冠相互交織纏繞,形成了一張密不透風的翠網,將天空嚴嚴實實地遮蔽起來。

整個陵區因而沉浸在一片靜謐而深沉的氛圍之中,時間仿佛在這裏放慢了匆忙的腳步,往昔的曆史氣息如同醇厚的酒香,在每一寸空氣裏靜靜彌漫、緩緩流淌。

陵前的祭祀廣場,雖不見如今繁華都市那般車水馬龍、喧囂鼎沸,卻有著一種獨特而別樣的莊嚴肅穆。

無論是晴空萬裏、陽光明媚的日子,還是細雨紛飛、煙雨朦朧的時刻,偶爾都會有身著樸素麻衣的信徒,他們麵容虔誠,不辭辛勞地長途跋涉至此。

他們手中捧著最質樸的祭品,有的是一籃剛剛從田間地頭新鮮采摘的果實,帶著泥土的芬芳與豐收的喜悅;有的則是一隻精心飼養、膘肥體壯的牲畜,寄托著對先輩的敬重與感恩。

他們懷著滿腔的敬意,莊重地將祭品擺放在祭台上,每一個擺放的動作都輕柔而專注,每一次叩首都飽含著深深的尊崇與無盡的追思,隻為向太昊伏羲氏表達內心深處最為純粹的敬仰之情。

卯鄴,懷揣著一顆對先輩無比敬重的心,小心翼翼地繞開這片神聖不可侵犯之地。

他的腳步輕盈且謹慎,每一步落下都仿若生怕驚擾了這片寧靜與神聖,仿佛這片土地上沉睡著的是世間最偉大的靈魂。

然而,就在他穩步前行、腳步不停歇之際,突然,一聲飽含深情、滿溢著無盡感慨的“嗚呼”,仿若一道劃破漆黑夜空的驚雷,驟然打破了周遭的寂靜。

“嗚呼太昊,功德無量,一劃分陰陽,畫卦定乾坤,又有結繩織網,琴瑟遺韻,昭昭穆穆,佑神農氏,德化四方——”

這聲音,猶如黃鍾大呂,音色雄渾而厚重,帶著一種足以穿透靈魂的磅礴力量。它在靜謐的林間來回激蕩,如同洶湧的浪潮,一波接著一波,久久回蕩不息。

那聲音仿佛被賦予了神奇的魔力,震得卯鄴的內心也跟著泛起層層漣漪,在他靈魂深處,似有一扇塵封已久、布滿歲月塵埃的大門被悄然叩響,一種前所未有的觸動油然而生。

卯鄴瞬間停下腳步,目光如炬,迅速朝著聲音的來源望去。

隻見不遠處,一棵需數人合抱的巨大古樹下,靜靜地站著一個二十多歲的男子。這男子身形高挑,身姿挺拔如鬆,傲然而立,周身自然而然地散發著一種與眾不同的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