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炎帝與潘哲(1 / 2)

炎夏的烈日高懸在廣袤的蒼穹之上,將熾熱的光芒毫無保留地傾灑在這片古老而神秘的大地。薑水河畔,部落的族人們在各自的勞作中揮灑著汗水,而在那寬敞的部落議事廳內,氣氛卻有些凝重。

“報!”一聲清脆的呼喊打破了廳內的寧靜,一名年輕的族丁快步走進,單膝跪地,“炎帝大人,潘哲先生求見。”

正在與數位長老商議農事的炎帝微微一怔,手中把玩的一截草藥莖條停了下來,臉上那獨特的“田”字形臉盤上,神色微微一動,旋即很快恢複了平靜:“請他進來吧。”

族丁領命而去,不多時,一個身形清瘦,眼眸中透著一股堅毅與執著的中年男子穩步踏入議事廳。他就是潘哲,部落中的醫官,雖然身負醫術,卻在這看似尊崇的職位上,隱隱有著別樣的壓力。

“潘哲,見過炎帝大人。”潘哲恭敬地行了一禮,目光平靜地看向炎帝。

炎帝微微點頭,示意他起身,“潘醫官今日前來,所為何事啊?”聲音低沉而穩重,帶著幾分上位者的威嚴。

潘哲微微挺直身軀,“大人,我近日潛心鑽研,對脈象之學又有了新的感悟,特來與大人分享。”

聽到“脈象學”三個字,炎帝的眉頭不易察覺地皺了一下,臉上的表情依舊讓人難以捉摸,他擺了擺手,“先坐下吧。”

待潘哲落座後,炎帝緩緩開口:“潘醫官,你對醫術的鑽研精神,我是認可的。隻是,我部落行醫,向來以神農本草為根本,那是老神農氏留給我們的瑰寶,無數族人的病痛皆因它而得以緩解治愈。”

他頓了頓,目光直視潘哲的眼睛,“而你所推崇的脈象學,雖然新穎,可在我看來,終究是有些標新立異了。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曆經歲月考驗,我們隻需不折不扣地貫徹和弘揚神農本草的精神,便足以應對族中的種種病症。”

潘哲心中一緊,他明白炎帝對自己這一套醫術的看法由來已久,可他對脈象學的研究,是出於對醫道更深層次的探索,絕非為了博取名聲。他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大人,我絕無對老神農氏不敬之意。神農本草,自然是我族行醫的根基,這一點我從未有過絲毫懷疑。隻是,脈象學就像是為我們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讓我們能從另一個角度去了解人體的病症。它與神農本草並非相悖,而是相輔相成。通過脈象,我們能更精準地判斷病症的根源,從而更好地運用草藥進行治療。”

一位白發蒼蒼的長老輕咳一聲,目光帶著幾分審視看向潘哲:“潘醫官,你說得輕巧。可這脈象學,我們這些老骨頭鑽研了這麼久,也沒看出有多大的用處。老祖宗的法子,用了這麼多年,救了無數人,何必再去折騰這些新玩意兒?”

潘哲看向長老,眼中滿是誠懇:“長老,時代在變,病症也並非一成不變。就拿去年那場怪病來說,許多族人高熱不退,我們按照以往的經驗用藥,效果卻不盡如人意。若是當時我們能通過脈象更準確地判斷病情,或許就能更快地找到治療的方法,也能少些族人受苦。”

炎帝微微皺眉,去年那場怪病的慘狀他至今曆曆在目,部落中不少青壯因此倒下,讓整個部落元氣大傷。可即便如此,他對脈象學依舊心存疑慮。他沉默片刻,緩緩說道:“潘醫官,你的心意我明白。但這脈象學,終究是缺乏足夠的驗證。你身為醫官,當務之急是將神農本草的精髓傳授給更多的族人,讓他們都能掌握治病救人的本領,而不是把精力都放在這些不確定的新學說上。”

潘哲心中一陣無奈,他知道,想要說服炎帝和這些長老們,並非一時之功。他正欲再開口,卻被炎帝抬手打斷:“好了,此事暫且放下。潘醫官,你且回去吧,好好想想我說的話。”

潘哲無奈,隻得起身告辭。他走出議事廳,望著外麵熱鬧的部落景象,心中卻滿是憂慮。他深知,自己的醫道探索之路,在這個部落裏,注定充滿坎坷。

回到自己的居所,潘哲坐在堆滿竹簡和草藥的案幾前,陷入了沉思。他回想起自己最初接觸脈象學的情景,那是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山中采藥時,救助了一位受傷的老者。老者精通醫道,在養傷期間,將脈象學的一些基礎理論傳授給了他。從那以後,他便對這門獨特的學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了漫長的鑽研之路。

這些年,他在行醫的過程中,不斷運用脈象學去診斷病症,雖然收獲了一些成功的案例,但也麵臨著諸多質疑和反對。在這個以神農本草為絕對權威的部落裏,他的脈象學就像是一個異類,難以被眾人接受。

然而,潘哲骨子裏有著一股不服輸的勁兒。他堅信,隻要自己能找到更多的證據,證明脈象學的價值,終有一天,會得到大家的認可。於是,他重新整理思緒,拿起竹簡,開始記錄下自己這些年的研究心得和臨床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