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1 / 1)

寫在前麵的話

《731謎咒》的構思,始於兩年前,記得在當時的一次聊天中,我說我要寫一部以細菌為題材的小說,蓮老大問我,是不是跟燕壘生的《瘟疫》類似,我說不是,是完全不同的類型。但當時隻是一個構想,寫這樣一部小說,那時還不成熟。因此我一直在搜集關於細菌戰和“731”部隊的資料,其間有幾次想動筆的衝動,都因為種種原因擱淺了。今年四月,在一次小說筆會上,我認識了《記憶的證明》原著作者和編劇之一黃仁柯老師。晚上的會議設在一個半山腰的山洞中舉行,那氛圍倒真有點神秘的感覺。黃老在談到小說創作時,特別提到了“民族精神”、“愛國主義”和“悲憫情懷”這三個主題,使我深受感動和啟發,在從岩洞回賓館的山道上,我們聊了很多,關於《記憶的證明》和中日關係等等,我跟他說,我正在構思一部反映二戰時期日軍細菌戰的類似小說,但是想以當代懸疑驚悚的方式表現。他也給了我一些鼓勵。回來後,我就開始動筆,前後寫了6個多月才完成。

這部小說寫得有些吃力,一是資料性的東西多,怎樣把這些資料以小說的形式反映出來,是個頭痛的問題,二是故事的發生地全在日本,我並沒有到過日本,要想真實地寫出當地的情景,有很多困難,因此我對小說中的每一個地點,幾乎都是反複查證,並詳細詢問一些日本友人和在日華人,盡量做到真實性。三是,以流行的懸疑小說方式,來敘述這樣一個嚴肅的主題,如何把握好可讀性與思想性的平衡,也是一個難題。一開始就有文友對我說,這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但是,我說,這部小說是非寫不可的,因為“731”給我們帶來的痛!因為日本侵略者帶給我們帶來的痛。

“731”部隊是人類戰爭史上最大規模的細菌戰部隊,二戰時日本軍國主義政府對其進行了嚴格的保密,其神秘性和恐怖性在戰爭史上首屈一指,“731”細菌戰為中國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災難,後遺症至今尚未清除。我是浙江人,浙江是日軍細菌戰的重災區,寧波、金華到浙贛沿線一帶,都受過“731”部隊的細菌攻擊,屍橫遍野。而我的家鄉台州,也曾被列為“731”部隊的作戰目標之一。1942年6月至7月間,日本關東軍第731部隊聯合南京榮字1644部隊以金華為中心進行浙贛細菌戰,霍亂迅速蔓延,我的家鄉隻金清一個小鎮就死亡四五十人。

然而戰後很長一段時期,日本政府卻不承認它的存在。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731”部隊的曆史才由一些有良知的原隊員、學者和作家開始揭露出來。現在,憑借著以王選老師為代表的細菌戰訴訟團和一些日本友人不屈不饒的鬥爭,日本政府終於承認細菌戰事實,可日本右翼勢力至今仍在狡辯。就在前幾天,我看到網上關於日本漫畫侮辱鄰國的新聞,右翼漫畫在“生化武器的受害者不是中國人而是日本軍隊”一節中竟然聲稱:“本來731部隊是日本軍隊的給水部隊。實際上,化學武器和細菌武器是中國的權力鬥爭中經常使用的,毒殺政敵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為此,日本軍隊對中國生產製造生化武器的工廠和研究所進行了先發製人的攻擊,並將其沒收。同時,731部隊為了防衛開始研究細菌武器。”這種言論顛倒黑白,反咬一口,無恥之至。可就是這樣一本書,竟在日本大行其道,成為暢銷書。

在小說創作上,日本著名推理小說家森村誠一除了寫作有紀實文學《惡魔的飽食》三部曲,還利用掌握的材料寫作了推理小說《新人性的證明》,西村壽行和鬆本清張也寫過“731”題材的驚險推理作品。但是,這些畢竟是日本人的作品,小說主人公也均為日本人,我國除了拍攝有《黑太陽731》、《荒原城堡》等紀實性的影視劇外,以當代為背景的虛構小說創作尚屬空白。而現在,國內的年輕人對“731”部隊還是一知半解,我曾經問過一些學生,包括幾個大學生,竟然對“七三一”的曆史都隻是略有耳聞,甚至莫名其妙,真是一件悲哀和可怕的事,看來,以當代中國年輕人為主角創作一部這樣的通俗小說,非常必要。

本來還想寫一些字,但是想想還是算了,因為大家是來看小說的,在小說中,自然會知道我想說什麼。李異請大家關注這部作品。發在網上的是初稿,如有任何建議,特別是有關日本地理和生活方麵,一定還有一些不對的地方,請各位網友來信或跟貼指正,我將在二稿中修改。我的郵箱:,十分感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