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一頓飯(1 / 1)

下午的事情比較簡單,班主任李老師大談特談治班理念,不愧是教曆史的,一個五十人的小集體,硬是被他講成了一個國家似的,仿佛不是在管理一個班級,而是在管理一個國家。他從曆朝曆代的興衰榮辱講到班級的發展,談民主,也談集中,他安排座位,不按成績優劣,也不按身高排序,而是按照積分多少。放在今天,積分製管理不足為奇,可在當時,這還是新鮮玩意兒。有基礎分,有扣分事項,有加分事項,涉及到時間、衛生、紀律、安全等方方麵麵。為公平起見,他還計劃每天安排一名同學記分,人人有機會,而且當天放學時就公布當天積分情況,這讓大家很感興趣。李修遠則快速地記錄著自己不熟悉的注意事項,以避免被扣分,因為他想多積分,有座位選擇權。

也不知道是借鑒了哪個朝代哪個皇帝大臣的做法,或者是哪個國家的做法,除了一整套班委會之外,李老師還計劃成立紀檢小組和矛盾調節小組,說是監督大家工作,調節班級內部矛盾。這對於李修遠來說可是第一次聽說,到底是全市最好的學校,連班級管理都與眾不同,李修遠在心裏說道。

下午的課結束後,是晚餐的時間,由於還有晚自習,所以這個時間是不能去宿舍的。學校不到下晚自習的時間,大門不對學生開放,以免帶來管理上的混亂。所以,大家吃飯都隻能在食堂裏麵吃。李修遠買了五十元的飯票,來到了食堂。這是他第一次吃食堂,初中的時候,由於都是一個鎮上的,距離並不太遠,所以學校沒有食堂,要麼是回家吃飯,要麼就在學校附近買點燒餅麵條啥的。而江城一中有不少是來自農村或者城市較遠的地方的學生,他們都和李修遠一樣住校,一日三餐都在學校吃,所以,食堂還是蠻大的,裏麵的飯菜也還算齊全,什麼大饃米飯、稀飯涼皮、炒飯水餃、炒菜鹹菜湯……雖然談不上品類齊全,倒也能滿足大家需求。特別是李修遠來自偏遠農村,還真得沒見過這麼好的食堂,眼睛不夠用似的看來看去,恨不得把所有食物都塞到肚子裏。

取了餐盤,跟在別人後麵排隊。他知道自己家的條件,所以他還要做好飲食計劃,解決溫飽的情況下,一定不能浪費一絲一毫。這在食堂吃的第一頓飯他決定吃一碗麵條,首先因為他本身也比較喜歡吃麵條,其次是他觀察了一下,那個碗比較大,份量不少。還有就是麵條有吃有喝,還有免費的鹹菜,一舉三得。最重要的是這麼大一碗青菜麵居然隻要一塊錢。

“阿姨,給……”李修遠小心翼翼地遞上一元錢的飯票,正期待著那熱氣騰騰的麵條。

“同學,真不好意思,今天的麵條賣完了,要不你到旁邊窗口看看?”阿姨沒有接飯票,而是半探頭地和李修遠說道。

“啊?這麼快就沒有啦?”李修遠有些感到驚訝。看來,和他打一樣主意的同學還不少。

“嗯,是的,同學,我們每天賣100碗,你下次可以來早點。”阿姨笑著和他解釋。

“好的。”李修遠很無奈地轉向就近的窗口,時間不寬裕了,先將就頓算了,他在心裏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