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突生變故(2 / 2)

德皇會這麼做的原因在於塞西莉亞告訴她軍方的態度發生了動搖,如果罷工持續下去的話軍方將會出麵鎮壓工人。

林尚舟不想見到流血事件出現,可他很清楚,這時候根本不可能有完美的處理方案,不管是政府找的軍方還是軍方自己決定下場,有一件事是無法改變的——軍方遲早會下場。

中央黨政府知道這件事情,所以他們肯定不會全部同意工人們的訴求。

工人那邊不知道軍方的想法,他們見到自己的訴求得不到滿足大概率會堅持著把罷工進行下去。

雙方必須要有一方妥協,就現實情況來看妥協的很明顯會是工人。

如果他出麵調解工人還是妥協了,那他個人的威望將會遭到打擊,最終經過再三的思考,林尚舟決定聽從亞曆珊德琳的指示作為皇帝特派的調解員出麵調解政府和工人之間的矛盾。

同時為了讓自己的個人威望不受到太大打擊,林尚舟讓塞西莉亞告訴軍方皇帝希望他們有節製的行動。

軍方得到了皇帝的命令後便開始了“有節製”的行動,隻是出場代替警察與工人對峙,給予他們一定的壓力。

在軍隊上場之後林尚舟才真正登場,最後政府隻同意了減少過多工時這一個訴求,其他的都沒有同意。

工人對此自然是不滿的,但有軍隊在,繼續罷工和命哪個更重要他們還是很清楚地,被迫停止了罷工,回到了自己的崗位上。

至於林尚舟所擔心的個人威望也沒有像他想的那樣被削減,在《前進報》的努力下他的威望反而得到了提升。

畢竟當時的情況誰都看得出來很難處理,而他依然為工人們謀取到了更少的工時。

經曆了這件難以處理的事情,林尚舟也意識到自己過去對工人的事情太過於鬆懈了,如果能有一個統一的德國工會那這次罷工就絕對不會如此倉促。

吸取教訓的林尚舟決定放開對總工會的限製,同時在社民黨內部又開了一次會,第三次會議上正式通過了經過修改的《新·柏林宣言》並認可林尚舟黨魁的地位。

這樣的消息一經放出就引起了巨大的社會關注,誰也沒想到皇帝的顧問居然會成為社民黨黨魁,為了讓右翼不過於激動,林尚舟索性辭去了皇帝顧問的職務並代替一名社民黨議員成為帝國議會的一名議員。

距離大選隻剩下半年多一點的時間,他是時候在德國政壇上嶄露頭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