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無比相信傳統且強大的德國右翼一定可以在議會中擊敗宰相,也正是這份自信讓他們的行事風格看起來有些激進。

工人們也對此提出了抗議,隻是他們的抗議被駁回了。

宰相給出的遲遲無法到來的希望,老板那已經逼近的壓迫以及流氓工人的教唆,一切都在刺激著這些工廠內早已對現狀感到不滿的工人們。

隻是現在他們的理智仍在,理性讓他們沒有采取極端措施。

可理性又能存在多久呢?

七月四號,林尚舟時隔半月多再次在議會上提出了建立工會的要求,這一次依舊如同他所想的那樣沒有得到通過。

他選擇在這一天重新提出要求的原因很簡單,前一天楊克告訴他工人們已經對工廠產生了極大的不滿,罷工已經被提上了日程。

林尚舟的目的就是為罷工助力,要求被拒不一定會讓工人罷工,但一定會激起他們的情緒。

一天後,亞曆珊德琳收到了胡根貝格的邀請,胡根貝格邀請皇帝出席這周三,也就是七月六日的一場晚會。

在被胡根貝格的人告知這件事情後,亞曆珊德琳敏銳的意識胡根貝格的邀請跟右翼聯盟與宰相的對抗有關,她不知道自己是拒絕還是接受,於是給了個折中的方案,人離開,請柬留下。

在胡根貝格的人離開後,亞曆珊德琳給林尚舟打了個電話詢問他的意見。

電話那頭的林尚舟聽到這個消息後陷入了思考,胡根貝格在這個節骨眼上邀請亞曆珊德琳去參與晚會是為了什麼?

跟他設想中的工人暴動有關嗎?

假設有關,那林尚舟就明白胡根貝格的想法是什麼了。

他想讓自己和亞曆珊德琳相互分開無法聯係,繼而在暴動發生時無法及時命令軍隊去維持秩序。

林尚舟覺得右翼應該想到了自己在知道罷工發展為暴動的消息後派遣他的人去維持秩序,不然的話他們是不會這樣支開自己和亞曆珊德琳。

雖然他可以讓亞曆珊德琳拒絕胡根貝格的邀請,但手上有通訊器在,林尚舟也不擔心無法及時聯係到亞曆珊德琳,所以就建議亞曆珊德琳參加晚會。

亞曆珊德琳自己當然是不太樂意去參加的,她想讓林尚舟陪她一起,但林尚舟目前還沒有收到請柬,而且為了穩定一下右翼,林尚舟還是建議亞曆珊德琳去參加晚會。

德皇沒有強求,掛斷電話後派人通知胡根貝格她會去參加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