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下午。
片頭過後,《紅高粱》開始放映。
不管是公共區域還是內場,大家都很安靜地坐著。
《白日焰火》都已經那麼讓人難以自拔了,《紅高粱》又會給人帶來什麼樣的驚喜?
每個人都滿懷期待。
電影繼續播放。
大家的眼睛,都緊緊地盯著大屏幕,舍不得一下眨眼間。
十分鍾……
十五分鍾……
二十分鍾……
三十分鍾……
……
……
每個人,都聚精會神。
《紅高粱》的質量,似乎比《白日焰火》得還要高。
《紅高粱》的故事,發生在抗戰初期,山東高密縣的一個農村。
九兒是山東高密縣某村一個美麗的姑娘,她對未來一直充滿著美好的幻想。
可為了換一頭能幹活的騾子,她被貪財的父親,嫁給了十八裏坡,五十多歲有麻風病的燒酒作坊主李大頭。
李大頭的醜陋和猥瑣,九兒早有耳聞。
可父命難違,她隻好揣著一把剪刀上了花轎。
當送親隊伍行至青殺口時,從密密的高粱地裏,殺出來一個劫道人,要搶轎夫的工錢和九兒。
生來膽大的轎頭餘占鼇,瞅準機會撲向劫道人,轎夫們一擁而上,幾下就要了他的命。
九兒心裏,暗暗對勇猛的轎夫餘占鼇有了好感。
見了李大頭,九兒的厭惡感更為加深。
而李大頭也是個窩窩囊囊的家夥,九兒手拿剪刀守了兩夜,他硬是沒敢近身。
第三天,按規矩九兒應該回門子了,父親牽著毛驢來接她。
兩人路過青殺口的時候,一隻有力的胳膊把九兒抱下毛驢,向著高粱深處走去,稀裏糊塗的父親竟沒有發覺。
進了高粱地,那人把九兒放在地上,撕下了蒙麵黑布。
九兒發現,這人竟是餘占鼇。
兩人相對,激情迸發,在高粱地裏瘋狂纏綿。
幾天後,九兒回家,發現李大頭死了。
從此以後,九兒撐起了這個燒酒作坊。
不久,土匪禿三炮劫走了九兒。
忠實的羅漢和夥計們,東拚西湊了3三千塊大洋,將九兒給贖了回來。
餘占鼇跑到禿三炮的狗肉鋪,把菜刀架在他的脖子上。
禿三炮用腦袋保證,沒有動九兒。
餘占鼇這才饒了他一命。
餘占鼇在剛釀好的高粱酒裏撒了一泡尿,沒想到竟釀成了噴香的好酒,九兒給它取名叫十八裏紅。
後來餘占鼇和九兒終於結為了夫妻,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豆官。
九年後,鬼子來了。
他們用刺刀,逼著鄉親們踩倒高粱,給他們修路。
鬼子還擄去了鄉親們的騾馬牲口。
羅漢氣不過,乘著夜色到了鬼子的營區裏,用鐵鍬鏟傷了無數的馬腿,結果被鬼子捉住了。
為迫使鄉親們服從其統治,鬼子慘無人道地逼著狗肉鋪的夥計,把羅漢剝皮示眾!
這種極其野蠻的行為,激起了村民們強烈的仇恨和反抗情緒。
夜晚,九兒搬出當年羅漢釀的十八裏紅,讓夥計們喝。
大家放開嗓子唱著“喝了咱的酒,見了皇帝不磕頭;喝了咱的酒,一人敢走青殺口……”
然後,鬥誌昂揚地打鬼子去了。
第二天,九兒做好飯菜,在黃昏的時候,挑著擔子去犒勞餘占鼇他們。
沒想到在路上遇到了鬼子,她被鬼子的機槍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