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師徒(1 / 3)

時值大乾朝慶元八年,因有青龍現於東海郡,騰雲駕霧之際半郡之人得見,當今天子納觀星府之諫,改元青龍,故而為青龍元年。

隆冬寒夜,白雪籠罩下的京城天京張燈結彩,百姓們沉浸在天降祥瑞,皇帝大赦天下的喜悅之中。當今聖上少年即位,先有輔政大臣譚鐸欺君罔上、結黨營私,後有鎮南、平南、鎮西“三王之亂”,更兼之北方冰國屢次進犯,掠奪邊民,可謂內憂外患。

然而非如此困境不足以彰顯乾帝之賢明,智擒譚鐸,平定叛亂,驅逐外敵,八年之間乾帝已盡顯明君本色,還百姓以安居樂業。而在這風起雲湧之間,也成就了另一位少年英雄——當年的逍遙侯獨子,如今的逍遙王——淩春。

在坊間市井,時有關於這位年輕王爺的事跡流傳,比如王爺少時與陛下如何相親相愛,比如王爺如何擋下譚鐸搏命一擊,比如王爺如何與冰國公主相愛相殺,比如王爺如何在家裏跪搓衣板...

而此時的逍遙王府上卻是氣氛緊張到了極點——王妃臨產。逍遙王王妃貴為公主,乃是當今聖上一母同胞的妹子,可謂金枝玉葉,整個京城最好的產婆都被請到了府上,務必要保王妃母子周全。

“為何非是母子?”王府前院耳房中,王產婆的轎夫老張問道。“這就要說到三日前就住到府上的那位老神仙了,”門房小李道。

“那一日,王府門前來了個老道士,叫門說自白雲山而來,要見咱家王爺。我見他道袍破舊原本懶得搭理他,可看他頗有幾分仙風道骨,琢磨琢磨就去通報了管家。誰想過了一會兒就見王爺帶了王妃親自快步出來迎那老道士,見麵就跪下磕頭,口呼:師父您老人家怎麼來了。我嚇了一跳,尋思好險沒把王爺的師父關門外邊兒了。誰想那老道士視而不見,嘴裏念叨著:好徒兒好徒兒為師的好徒兒...三步並作兩步奔著王妃就去了。”

“王妃身子不便,見這陣仗一時愣在當場。那老道又道:快進去快進去,進去坐著別讓我的好徒兒受了風寒...王爺趕緊起身一把拉住那老道:師父您的眼疾又犯了麼,您的乖徒兒我在這兒呢在這兒呢...那老道一把掙開,一腳把王爺踹出去老遠,道:你小子滾一邊兒去,老道我的好徒兒在你媳婦肚子裏呢!”

“王爺愣了愣,好像意識到點兒什麼,連忙著人把王妃送回去休息,又屏退左右領著那老道士進了前屋。”小李故作高深地看了老張一眼,“再後來就聽府上的丫鬟們說,那個老道士是王爺以前修行時候的師父,神仙般的人物,他說王妃懷的是位小王爺,那就肯定是位小王爺啦。”

這邊門房小李帶著一幫轎夫聊天吹牛,那邊王府客廳裏又是另一番情形。逍遙王淩春身長七尺,麵如冠玉,著一襲青衫,此刻正急得團團轉,一旁的老道士倒是老神在在地喝著茶水。“小春子你如今位極人臣,看你這王府裏的擺設也不怎麼樣啊,”老道士拍了拍身下的花梨椅子,“連套像樣的檀木物件兒都沒有。真給為師丟臉。為師當年怎麼教你的?好東西不怕多,麵子無所謂,裏子一定要有...”

“師父,”淩春滿臉苦笑:“我知道您老人家是提醒我每逢大事有靜氣,可婉兒她打小身子嬌弱,這些年我雖然一直在給她梳理身體,可生產畢竟傷的是女人根本。我擔心她...”

“行了行了,你小子那點兒心思我還不知道,”老道士滿臉無奈,“我也不希望我的乖徒兒因為他娘生他落下病根兒心生愧疚。”說著探手入懷,摸出一個小瓷瓶放到桌上。那瓷瓶看起來毫不起眼,仔細打量下卻隱有光華流轉。

淩春撲過來一把將瓷瓶抓在手裏,打開瓶塞聞了聞又趕緊蓋上,笑道:“師父真是妙手仁心,記得當前徒兒偷吃這清玉丹的時候打開瓶塞滿室生香,現在的卻隻有淡淡香氣,看來徒兒要恭喜師父修為再上一層樓了。”

老道士聽了滿臉得色,卻故作生氣道:“哼,當年就是對你這猴子太過放縱,才會由著你下山荒廢這一身好根骨,落得個如今才先天圓滿的下場,估計這輩子都別想達到為師的境界了...”看淩春被自己說得一臉苦笑,知道自己這徒兒戀棧紅塵誌不在此,終究是不忍說重了他,又道:“不過你倒是生了個好兒子,為師要不是前幾年偶有奇遇再登一樓,還真沒把握做這小子的師父。”說完又是一臉得意。

Tip:收藏+分享沉迷,是对网站最大的肯定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