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DVD,光碟,果盤,江餘坐在床上看著電視裏的師徒四人。

她在硬盤裏下了很多電視劇和電影,等她把那堆光碟看完,再去欣賞它們。

早上她打開門站在門口看了一下,排水溝還算可以,門廊這裏沒有進水。

因為下雨氣溫降低不少,前兩天還穿著半袖幹活,今天在山洞裏待著就感覺很涼。

用酒精塊把劈柴點著,塞進灶膛裏,大鍋裏麵倒滿水,等開鍋以後灌進暖壺。

晾了幾天的炕可以燒了,連續燒幾天等它徹底幹透就能搬到上麵睡覺。

山洞本身因為通風問題會很潮,早上起來被子總是潮乎乎的。

睡在火炕上就不會有這種情況,每天都燒火會很幹,要是在北方還會上火流鼻血。

大鍋裏麵的水開以後灌進暖壺,放進空間留著以後慢慢喝。

因為火炕需要連燒幾天才能幹透,她就從空間拿出收拾幹淨的豬頭豬蹄子。

還有以前從酒店拿走的豬頭豬蹄,當時酒店拿這些當做廚餘垃圾,是她看不過去收起來的。

還有很多豬肝,大腸小腸,豬尾巴,處理幹淨都放進大鍋裏慢慢鹵上。

在東北把這種方法叫做烀,當然人家的做法比較複雜,最後還要熏一下,讓鹵肉有種煙熏香味。

她沒那個條件,要是在山洞熏肉,基本上就不能待了。

盆裏還剩下好幾根小腸,是她特意留的。

她在平板視頻裏見過幾種香腸的做法,閑著沒事就按照視頻試一試。

川味香腸要切片,地方腸要切丁,忙活半天各切一盆等著調味。

川味需要高度白酒,現成的香腸調料,她又不知道具體的比例,據說川省人都有自家的秘方。

要是她隨便放估計做出來好吃不了,現成的調味料就沒這種顧慮。

拌好川味的餡料,在做地方腸。這個是在某個世界做過,那時候她替代的原主是京市人。

家裏每年過年的時候都會做,看起來不算難,就是操作起來不容易。

剁蒜末,薑末,蔥末,這個香腸就需要大量的蔥薑蒜。

肉餡用鹽,五香粉,白胡椒粉,一點點糖,香油,生抽拌勻。最重要的操作,用紅薯澱粉調一個粉水,拌進肉餡裏稀溜溜的。

翻找出一個漏鬥,一個灌香腸的機器。機器好操作,肉片裝進去出口那裏套上腸衣,很快一盆香腸就做好了。

地方腸操作比較麻煩,需要用漏鬥一點點灌進去。

當時在京市,過年的時候走親戚,在別人家吃過一種不一樣的。

據說是家裏調餡料的時候水加多了,灌的時候可著上麵的湯使勁灌。

最後剩下盆底都是肉餡,煮熟的腸又幹又硬,一咬還掉渣。

鹵肉差不多了,撈進湯桶裏泡著,鍋裏燒水煮地方腸,火要小水要似開非開的,冒著小泡那種。

川式香腸收進空間,等天晴以後拿出去吹吹,在進鍋裏小煮一下。

忙活一天山洞已經滿是肉香味,江餘也沒做飯,餓了就拿點什麼嚐嚐。

很有過年準備年貨的感覺,就差包餃子和炸東西了。

上個世界她的吃的都拿出來了,空間裏什麼也沒有。

剛來這裏又沒時間去別的地方進貨,空間裏都是酒店的大餐。

員工餐聽著不上檔次,但是這裏的設定就是浪費,所以打包的剩飯也很豐盛。

好東西多了就想吃點接地氣的,比如鹵的豬雜,長時間不吃還挺想的。

四十分鍾以後撈出煮好的香腸,軟乎乎的還有點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