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為什麼人魚要把美妙的歌聲給老巫婆,然後上岸伺候公子呀?誰家主子會要一個啞巴當丫鬟?
還有人家結婚她就變成泡泡,是因為她比較小氣嗎?”
誰知道為什麼?
為什麼三歲半的小孩子那麼多為什麼?
還有她怎麼覺得孩子說的對啊!
誰家王子要一個啞巴貼身服侍?
以前隻是覺得小人魚很可憐,直到某次的任務中看到人魚的電影。
讓她覺得公子可真是活膩歪了,找這麼個玩意放家裏,是為了給自己添堵嗎?
“嗯,大概人魚的腦子不正常,你看咱們吃的魚頭,那個不是三角形的。
咱們人類的都是圓圓的腦袋,她太笨了就想著跟男人成婚。其他的什麼都不知道,這樣的人腦袋空空可不就變成泡泡了。”
“娘,我知道了,將來我就不隻想著成婚,我還得想著娘,想著小黑,想著小灰,還有很多銀子!
您說小人魚有很多錢,為什麼不在家當大小姐呢?難怪罵人要說沒腦子,我覺得她就是!”
對,沒錯!
戀愛腦可不就是沒腦子的表現!
江餘給孩子講故事,把一些容易犯忌諱的地方都改了。
比如小人魚是海裏有錢人家的小姐,比如就上岸的王子,變成了富商家的公子。
就怕孩子將來說順口了,讓別人聽到惹麻煩。
再說講的故事,都是經過挑選的,那些王子和公主的故事,最終都變成了批判主義教育。
作為一個古代的女性,未來會受到的約束何其多,她才不希望妞妞被輕易洗腦。
雖然她無法與整個時代抗衡,但是讓孩子更清晰的,更理性的看待愛情,沒什麼不好的。
讓她在孩童時期就知道,作為一個人,她是一個獨立個體,她可以為自己做任何決定,哪怕是和離!
在家的日子過的飛快,江餘她倆堅持上午鍛煉身體,下午看書寫字。
隨著鍛煉的加強,孩子的營養也跟得上去,之前穿著略顯大的衣服,都小了不少。
“我們妞妞要長大個子,身體棒棒!”
說完讓她自己把蛋糕切了,妞妞拿著細長的麵包刀,慢慢的把眼前漂亮的糕點切開。
再用炒菜的鏟子把蛋糕盛到盤子裏,一看就是東西準備的不齊,辛苦做出來的蛋糕居然沒有蠟燭和切蛋糕用的刀子。
妞妞是臘月二十二生日,江餘在地麵瓷實之前,在院子裏搭了一個烤爐。
按照視頻上麵的步驟,一步一步的照著做。
黃土還是荒島上的,丟在旮旯都開給忘了。
學著視頻裏的女孩,在烤爐上麵還做了兩個可愛的耳朵。
看的妞妞哇哇叫,因為爐子的外表太萌了。
她在廚房裏拿著筷子狂抽蛋清,妞妞在外麵圍著烤爐看稀奇。
江餘叮囑過她好幾遍,還親自帶著孩子給裏麵燒火,然後等爐子裏的溫度起來。
讓她看著一塊豬肉,被爐子燙的滋滋響。
嚇得妞妞隻敢站在爐子的一米開外,生怕把她給燙著。
江餘不知道這樣做對不對,但是她寧肯讓孩子嚇一跳,也比淘氣用手去摸滾燙的爐子強。
小孩子好奇心重,完全不知道什麼叫危險,隻有親自見過,才會小心謹慎。
“哇!好香啊!”
她廢了老鼻子勁手打出來的蛋清,混合低筋麵粉和糖,倒進準備到的模具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