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劉公(1 / 2)

第31章 劉公

“總長,你打算怎麼安排仲文(劉公)呢?”沉默了片刻,張振武主動挑起話題。

“唔,竹山大哥覺得讓他擔任什麼職務合適?”王麟誠懇的問道。

“仲文長期擔任共進會的領袖,在武漢革命黨人中,他又是為革命出錢最多的人,若不能給他安排一個合適的職位,恐怕同誌們心中不服。”張振武答道。

張振武所言,王麟自然知曉。說起來,劉公這人,讚助革命倒是不遺餘力。武昌起義之前,革命黨人缺少活動經費,劉家是襄樊有名富翁,劉公為了籌集革命經費,於是給家裏去了一信,謊說自己捐了個實缺道台,要家裏寄過來8000銀元。其叔劉子麟信以為真,給他寄來大量金錢,都被他充作革命黨的活動經費。

正是因為劉公為革命黨出錢出力甚多,所以起義前夕,他曾被公推為起義之後的大都督。

見王麟沉吟未語,張振武繼續說道:“黎元洪不是革命黨人,且如今寸功未立,不如乘此機會換仲文(劉公)上位。”

王麟還未答話,恰好此時李翊東已經起草好了嚴禁濫殺旗人的布告,來請王麟簽字,聽得張振武的這席話,年輕氣盛的李翊東立即接口道:“張部長,我原來是堅決反對擁黎元洪為都督的,但是如今黎都督的名義已經布告天下,且黎元洪並未犯錯,要是輕率易人,豈不讓我們革命黨人失信於天下?”

張振武還想反駁,王麟輕輕開口道:“竹山大哥,此事先不必爭了。推翻滿清,建立民國,不能僅僅依靠我們革命黨人的力量。隻要有利於革命大業的,不管他是什麼人,我們都可以善加利用。”

張振武隻得作罷,歎了口氣說道:“總長,無論如何,不能讓黎元洪此人掌了實權!”

王麟點了點頭,回答道:“竹山大哥放心,這點我省得!”

……………………………………………………………………

卻說王麟在為如何安置劉公頭痛時,劉公正由蔡濟民陪著往軍政府趕來。

“幼襄啊,這次武昌起義成功,多虧了你們拚死一搏,可歎我劉仲文竟未能身與其役!劉公長長地歎了口氣,滿是遺憾。

“仲文大哥,話不能這麼說,起義能夠成功,也有仲文大哥您的一份功勞,這在同誌們的心中都是有數的。”蔡濟民勸說道。

劉公顏色稍霽,突然話鋒一轉,問道:“王麟此子,橫空出世,也算是我們革命黨人的造化。不過,他應該是文學社的會員吧?”

蔡濟民答道:“王總長是在文學社與共進會合並之後,才發展進革命組織的,起義之前在我們革命黨人中資曆並不深。不過,王總長此人,實在英雄了得,幼襄除了敬服,沒有二話。仲文大哥,我知道您擔心什麼,文學社與我們共進會在起義之前雖有一些爭執,但那不過是同誌之間偶爾鬧鬧矛盾罷了。王總長雖然是湘省人,但對文學社和共進會會員都是一視同仁。”

原來起義之前,湖北的革命組織以文學社和共進會為主,文學社的基本骨幹差不多清一色是湖南人(詹大悲除外),而共進會的主要幹部則以湖北人為主。在這個十分注重省籍意識的時代,二者之間自然很容易產生矛盾。起義前夕,文學社和共進會商討合並事宜,為了推舉共同的領導人一事,差點就徹底鬧崩,連蔣翊武那樣的老實人都幾乎赤膊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