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我找來徐晃、賈詡言欲前往洛陽拜訪一人。於是三人同進洛陽,這也是我第三次進洛陽稱,不知還能不能象前兩次一般有意外的收獲。
我這次想找的人是荀攸,字公達,現任黃門侍郎,昨夜已經從蔡邕那裏得知荀攸的住處。隻見他中等身材,標準的儒生打扮,三十歲左右,一雙眼睛充滿智慧之光。荀攸亦略一打量我三人,互相介紹完畢,便開口道:“恕某眼濁,不知三位尋某有何見教?”
他二人不曾聽聞荀攸其人,所以不說話,當然由我來回答了,“哈哈,秦聞公達大名久矣,隻恨不能相見,今日恰巧經過洛陽,故前來相會,望公達恕秦等唐突。今實是有一事相煩公達教我。”
不管是什麼人,都喜歡聽好話,除非你把馬屁拍到馬腿上。果然荀攸聽完開心道:“不知興華有何事不明,當說無妨,攸若知自當相告。”
荀攸見我們都是白身而且沒什麼名氣,卻也對我們禮貌有加,毫無架子,還真讓人頗有好感,我喝了口茶,不慌不忙地道:“秦自幼隨師於峨眉山上習得槍棒兵法,今日出師欲為國為民出一份綿力,然秦觀今朝政撲朔迷離,實不知該如何是好,望公達教我。”
荀攸思索半響,見我麵帶微笑,於是答道:“興華何必欺吾,吾知興華必有主意,又何必有此問耶?”
“哈哈,既如此,秦就直說了。秦觀今天下亂象已生,不久天下必將大亂,秦等不才,然不忍見天下生靈塗炭,百姓流離失所,故欲為之出一份力。公達乃海內名士,當知今日之勢,秦此來實是欲請公達助秦成大業,則乃秦之幸也。”停頓一下,喝了口茶,繼續道“公達現今雖為黃門侍郎,然今天子新立,此刻外戚正與宦官爭權。漢室之所以有近年來之禍,皆因十常侍弄權所至,今宜將其盡誅滅。然大將軍何進卻無謀又不納忠言,早晚必為宦官所謀。今天下諸侯擁兵自重,自黃巾叛亂之後已成尾大不掉的局麵,而若進外檄大臣,臨犯京闕,英雄聚會,各懷一心,必生亂矣。”
荀攸身體一顫,沉思半響,才答道:“興華所言不無道理,容攸思慮數日再作商議。”
既然話說到這樣,我也應該打住了。雖然心裏感覺蠻不快,但也沒有辦法,難道還綁架不成,我可記得曹操用計騙得徐庶,但他卻發誓一生不為曹操設一計,正所謂強扭的瓜不甜真是這個道理,前事不忘後世之師。
臨別時我對荀攸說道:“不久洛陽必成是非之地,秦等三日後將離京前往東郡投秦叔父太守喬瑁,若公達不以秦不才,可往城外蔡邕家中尋秦,秦自靜待公達佳音,還望公達以天下萬民為重。切記”
時大漢中平六年五月二十五日,這****即將率眾人起程前往東郡。喬玄已派人往宛城取二喬等家眷往東郡會合,我不放心又使史渙與之同去。
此二****一直呆在家中,與蔡邕、蔡琰等則談論琴棋書畫、詩詞歌賦;與徐晃等則是切磋武藝,現在他們都非我敵手,我十八般武器可謂樣樣精通,所以指導他們幾人自是綽綽有餘,更能邊教邊學,從中吸取一些實戰經驗。而徐晃又可以教我騎射,眾人都有不少提高。
兩日時間轉眼即過,我的心卻是從希望到失望,現在已經是徹底絕望了,荀攸終於還是不肯來投。
清早,喬玄想得真周到,特意為蔡琰和秀兒預備了一輛蠻漂亮的馬車,自己則和蔡邕同乘一輛。喬玄的隨從挺多,原來卻是喬瑁派來保護其安全的士兵,難怪當日大戰山賊時都表現不凡,他們大都見過我們的勇猛,對我們甚是尊敬和敬佩,再怎麼說我們也算是他們的救命恩人,我令他們護著馬車和行李。
一行人浩浩蕩蕩離洛陽望兗州去,行片刻便可望見十裏亭,古代為親朋好友送行一般止於此地。遠望亭中亦有兩人,外麵拴著兩匹馬兒獨自在路邊啃著草,看來今日適宜出行所以也有人遠行。隻是別人有人送行,而沒人來送我們,王允因為要上朝議政,所以他亦沒來為喬玄送行。
行至亭邊,方看清二人容貌,這一看可把我樂壞了,裏麵站著的不是別人,其中一人便是荀攸,看他們的打扮,馬上麵又有包袱,想必是同意跟我了。我連忙拍馬過去,滾鞍下馬,荀攸見我對他如此重視,自是感動不已,以為終於得遇明主了,上前拜倒道:“攸拜見主公,日前多蒙主公教誨,使得攸茅塞頓開,今後願追隨主公,助主公成就大業。”
我忙上前扶起荀攸,哈哈笑道:“秦這二日在家中等候公達而不得,今日總算是得償所願矣。有公達助我,秦萬事無憂矣。”
荀攸見我這麼看重他,自是高興,忙說道:“謝主公看重,攸必竭盡全力輔助主公,今攸欲薦一人與主公。此人乃攸多年好友,陳琳是也。攸以主公日前之言告之,適逢昨日何進不聽我等眾人勸告,不肯盡誅殺十常侍。故吾二人覺事不可為,前來相投,望主公不棄。”
陳琳忙上前拜道:“琳拜見主公,主公料事如神,願追隨主公左右,琳必竭盡全力輔助主公。”
我扶起陳琳說道:“哈哈,秦久聞孔璋文采過人,今日得孔璋相助,乃秦之萬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