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伏者亦遭伏(1 / 2)

滎陽城上,陳秦見顏良斬了徐榮,令士兵喊道:“徐榮已死,降者免死!”

那些滎陽軍馬大多是滎陽本地人,見家眷都在對方手中,本無戰意,聞言又見一將凶神惡煞高舉徐榮人頭,便紛紛棄械請降。

接下來便是清理戰場工作,由於戰鬥由始至終都是呈現出一邊倒的局麵,加上陳秦以逸待勞,所以此役,陳秦曹操聯軍都沒有什麼大的傷亡,卻盡降滎陽士兵一萬五千餘精銳,雖然這些降兵忠誠上無法保證,不過應曹操之請使之為前部,由夏侯淵率領。

於是經過戲劇性的滎陽一戰,陳曹聯軍非但獲得大量糧草,而且解決了後顧之憂,更能鼓舞士氣的是,軍隊的人數變成了三萬五千有餘。當然陳秦不指望那萬餘降兵能有多大作為,不過在冷兵器時代,人多力量大,而且人多便可以增強士兵的信心。

經過一下午的休息整頓,陳秦曹操便迫不及待引軍星夜向西進發。

* * * * * * * * * * * * * * * * * *

早有從滎陽逃脫的士兵報與董卓知道。

董卓聞諸侯大軍趕來,前軍陳秦已過滎陽,不由大驚失色,忙問計於李儒。

李儒沉思片刻道:“不想徐榮這支伏兵竟然為敵軍所識破,更不料其竟敗得如此之快。然關東諸侯各懷鬼胎,決無法統一其心,故陳秦曹操言其為前部,必為虛張聲勢耳,其實必是僅有此二人追來而已,丞相盡可放心,曹操兵馬不過萬餘,陳秦的東郡亦不過二萬餘人,遠遠不及丞相二十萬雄兵。”

董卓聞言,心裏的那塊大石算是落下來了,忙問有何破敵之策。

李儒不慌不忙道:“我軍比之早行多日,今賊兵遠來,我軍便以逸待勞,況敵寡我眾,即便有陳秦之勇,亦不足為慮也,我軍完全可以混戰勝之。”言道隻需如此如此這般,便可叫陳曹兩軍有來無回,挫一挫關東諸侯的銳氣。

董卓大喜,吩咐手下眾將依計行事,自己與呂布李儒先行,本來呂布聞可以戰勝陳秦,便請命留守以報那一箭之仇,不過董卓怕前方有危險,所以便把這保鏢留在身邊。

* * * * * * * * * * * * * * * * * *

話說陳秦與曹操二人引三萬餘軍馬一路追趕,於途中分出前部軍馬正是由夏侯淵、曹洪二將所領五千降兵馬不停蹄搶先趕來。

二將正行間眼見前方地勢頗為險峻,兩麵皆是山林,極易埋伏,隻中間一條道可行,夏侯淵對曹洪說道:“此處地形險惡,需得小心提防有伏兵。”正說著見前方一軍於路中間擺開陣勢攔住去路。

正是董卓愛將樊稠引精兵斷後,樊稠哈哈大笑道:“果然不出李儒所料也,隻是汝等速度亦未免太慢了點,累得本將等候了這般長時間。”

說著不給夏侯淵準備的時間,把手中大刀一揮,大軍便衝殺過來,人數一萬五千餘。夏侯淵亦揮軍迎戰,身後殺出一將接住樊稠,卻是曹洪。

二人一交上手,便知道對方不是容易對付的家夥,隻得各自抖擻精神,小心應戰。戰不數合,右邊山坡上殺出一支軍馬來,人數亦是一萬五千餘人,當先一人挺槍縱馬奔殺將下來,來者正是董卓手下第二號大將李傕,夏侯淵見狀忙分兵迎擊,自己亦上前敵住李傕的長槍。

此時,左邊又衝出一支軍馬來,為首一將乃是郭汜。三路軍馬皆是以逸待勞、出其不意,且人數上不知是曹軍幾倍,真可謂勢不可擋,士兵如洪水般湧來。

夏侯淵、曹洪雖說比李傕、樊稠強,但見短時間內奈何不了手中對手,身後士兵漸漸少了,料必敵不過,慌忙引殘軍往後便退。李傕、郭汜、樊稠三將不肯舍棄這大好機會,早忘記了李儒的叮囑,領兵隨後掩殺,現在的這支曹軍中本都是滎陽降兵,見狀大多紛紛請降,無奈李郭不納降,下令見敵人盡斬之,曹軍一路潰敗,丟盔棄甲,死傷無數。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