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殿外後,熊冉欲跪下身叩頭:“妾有罪,竟沒有察覺到扶蘇的不對勁,請王上責.....”
“你我都是第一次為人父母。”
嬴政一句話,堵住了熊冉接下來想要說的蠢話。
他對這個妻子雖有芥蒂,但一直都很滿意,不然不會讓她生下自己的第一個孩子。
而他們同病相憐的經曆,讓嬴政在之前心中就有的漣漪慢慢擴散。
他不懂什麼是男女之情,也絕不會因為任何女人放棄大業。
他隻是,想嚐試有一個真正的家,因為他已經有能力護住他的家人。
如果方思怡知道嬴政的想法一定會告訴他,以他的性格,如果沒有一定微弱不顯的喜歡,是很難會有想要有與其組成家庭的想法的。
至於為什麼嬴政可能會有他自己都沒察覺到的喜歡.......
你聽說過戀愛補償效應嗎?
人一般會喜歡上喜歡自己的人,因為對方對你愛慕包含了對你的肯定。
熊冉第一次見到嬴政的時候,正是華陽太後為挑選嬴政妃子,召有楚國血脈的貴女進宮之際。
也許是見色起意,也許是一見鍾情,也許是因為那天天氣太過於晴朗,太陽照耀的嬴政過於耀眼。
在別的貴女低頭不語時,熊冉主動起身向華陽太後請命,請華陽太後給予她成為嬴政妃子的支持。
身為熊冉姑母的華陽太後自然不會拒絕她的請求,於是她代表著華陽太後身後的楚係勢力嫁給了嬴政。
熊冉知道此舉也許會招來嬴政不喜,但是她也是個通透之人。
與其到最後嫁給一個自己不知道如何的人,不如嫁給自己一眼就中意的。
而熊冉對嬴政,主打一個走心。
熊冉會盡可能的出現在嬴政允許的範圍裏,嬴政通過“覓闡台”確定熊冉不是別有居心後,以為她隻是想要尋個依靠。
“覓闡台”和隱衛的人手都吃緊,於是嬴政便不再糾結撤下了人手,完全沒有想過人家姑娘是真的喜歡他。
熊冉從不說喜歡,隻是將關於嬴政的事情都做到最好,看到嬴政便止不住高興。
十五歲的嬴政隻是覺得熊冉笑起來很好看,眼睛裏總是有他看不懂的情緒,不過被這樣注視著的嬴政感覺還不賴,便也常常去蘭池宮。
少年的喜歡在貧瘠的土地生根發芽,但卻因忙著在土地上建造圍牆忘記了給那朵還未長大的幼苗澆水。
因此無法長大的幼苗在越來越高的圍牆下是那麼的渺小,小到土地的主人都看不到。
等到主人想起來那朵幼苗時,圍牆已經高聳入雲,幼苗已經枯死,隻餘一粒不肯發芽的種子。
站在圍牆之上的主人自是不願親自將種子接上來,而是令人在種子所在之地修建樓台。
故事的結局大家也都猜到了,樓台即將建好之時,主人身隕,種子夭折。
不過這一次,圍牆剛打好地基時,神明在貧瘠的土地降了一場雨。
種子開始生長,主人也隨神明之意來到了種子麵前,打算帶著種子一起修建圍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