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書名看,這似乎是一本人物的傳記,馬克興致勃勃的翻開書頁,第一頁的內容開篇的第一句話便是,“萬物皆有裂隙,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整一頁僅有且隻有這麼一句話。
馬克接著往後翻閱,書中前麵的篇章裏講述了一個宏大的名之為光之國度的地方,在那個龐大到無法想象的國度中,主導一切包容一切的便是那大陸中心的那座神聖光明大教堂,所以那也被稱為光之教國,一個由教會主導無數大貴族和其他教派相輔助不斷強盛中的國度,聖光之主,代表光明的神靈便是庇護他們的存在,崇高,寬容,慈愛。而那個國度之外則是各個的黑暗殘暴血腥的國度和城邦,在那些地方弱小便是原罪,弱小的人類更隻能卑微的苟且生存,朝不保夕。而光明國度最初本身便是開辟出來庇護人們安逸生活遠離那種殘酷的庇護所,在一代代先賢們用鮮血前赴後繼的鬥爭才鑄就了現在的版圖,強大,昌盛的國家。
而書的後麵大部分篇章講的是手執聖火從那個國度裏走出來的聖徒克羅加,為了把主的光輝播撒到更多的黑暗的角落。一次次的和不同的奇異的種族戰鬥,經曆了各種光怪陸離不可思議的事,最後在主的指引下,他贏下了戰鬥,走出了光怪之地,帶著神聖的火焰,來到這片大地之上,訴說著主的教義,散播著名為希望的種子,走過無數城邦,雖然被曲解,被驅趕,依然堅定不移,毫不退縮,最終在月色下燃盡自身的所有,化作天上的星辰回歸主的國度。
整本書的書寫者不明,書中有聖徒克羅加的自述,也有交談,書的作者似乎當時就在旁邊聽著,把這一切記下來,書中充斥著對聖徒的崇敬,和對那個國度的憧憬。
而書中聖徒經常說的話便是,祈禱吧,主必將能聽見,歌頌吧,主必將予以回應,灼熱的信仰必將帶給你可以掙脫牢籠的力量。再虛幻的光,也終將抵達現實。
書中偶爾描述的刻著太陽紋章的十字架也讓馬克想到了這座教堂,和教堂前廳的那個十字架。
書中並沒有任何和修行有關的東西,隻有聖徒的種種行為,傳教時的,日常時的,或行,或坐,或慷慨激昂,或黯然沉默。他試圖引起人們的自我認知,用教義去充實他們空虛的靈魂,最終都徒勞無功,空虛的靈魂終被惡魔所乘,而聖徒卡羅加也在高昂的歌聲中,燃盡了自我。書裏的很多東西,在書房的那麼多書裏,竟然沒有一本書有寫,像是被人特地從中拿了走了。
“咚~~咚~~咚~~”悠長的鍾聲,將馬克從那種從書中彌散出來的那種一個人在無數不被理解中不斷挫折又不斷前行的氛圍下抬頭四顧依然隻有自己的孤獨的共鳴中驚醒。
明明沒有說任何和修煉有關的東西,也沒有任何一個字說起和他懷裏小冊子上的那些怪異的單音節有關的描述,但是,馬克卻突然感覺到有些什麼東西要從腦子跳出來,滾落到雙唇之間,呼之欲出。
他帶著那本書,徑直走到了前廳的十字架前,第十三聲鍾聲正緩緩落下,馬克嘴唇輕啟,吐出了一個堵在雙唇間的子音節,那個音節沒有任何釋義,也不是任何的文字語言,馬克依然不認識這個音節,但他卻能發出這個聲音。
“叮~”在馬克發出那個聲音的同時,他似乎聽到了隱隱有一個金屬輕鳴的聲音,一道不可察覺的白色波紋蕩漾開來,隻是還沒等他深究,他便進入到一張玄之又玄的狀態中,對這種狀態他很熟悉,他平時入定就是這麼一種感覺,朦朧,飄忽。隻是這次他並沒有任何的準備,和平時那樣坐下,冷靜,放空。而是在他吐出那個音節的同時,他便站著的進入到了這種狀態之中,而且比以往的那種完全的朦朧感不同的是,這次更加的清醒,有一種當初在那個礦洞中做夢時的感覺,他也是如此懸於高空,看戲劇般看著那個人的所有行為,無法行動無法幹擾。但此時,他感覺到的是自己的朦朧,一種是自己處於朦朧之中的隱隱觸感,一種是自己處於高處看著這種朦朧的脫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