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日,周六。
自上次百日誓師大會以後,班級裏的學習氛圍好像更加濃重了。
教室裏很安靜,即使沒有老師坐堂,也沒有人嬉笑打鬧,隻是偶爾能夠聽到傳來一陣“嘩嘩”的翻書聲和“沙沙”的寫字聲。
此時,方堂同學正坐在教室後排的最角落裏,打著瞌睡。
雖然已經重溫了兩天的高三生活,但他還是不怎麼習慣。
每天早上六點就要起來,刷牙洗臉吃早餐,六點半早讀,晚上十點半自習結束。
這樣的日子,他已經十年沒有體驗了,對他來講真的很難熬……
“睡眠嚴重不足,很影響學習效率的,自己可是重生加上開掛的男人,多睡一會應該沒什麼影響吧?”方堂如是想著。
不過好在,今天中午放學後就可以回家了,十年前的家鄉是什麼樣的,方堂已經沒什麼印象了,老姐應該還很年輕吧,父母的身體應該還很健康吧……
方堂的思緒飄的很遠,他算是明白了什麼叫做近鄉情怯。
正如人不能同時擁有青春和對青春的熱愛,子欲養而親不待也是大多人的通病,而這也是重生的意義。
“鈴鈴鈴…鈴鈴鈴…”下課鈴聲響起了,打斷了方堂的沉思。
“走,堂子,收拾東西回家咯!”
“好,回家咯!”
方堂和方華的家,在饒湖市郊區的一個農村,名叫畈上村,顧名思義,這是一個身處田野以耕作為主的農村。
村子離市區不是很遠,大概二十公裏,騎車的話要一個小時。
方華有一輛二手電動車,是他父母為了方便他回家專門買的,花了八百塊,自從有了這輛電動車,他們回家確實省事了不少,不用再去等三十多分鍾一趟的班車了。
穿過校門,經過湖城大道,向西而行,一路暢通無阻。
2014年的饒湖市,不像十年後那樣,車輛還很稀少,路上主要的出行交通工具就是摩托車和班車。
陽春三月,草長鶯飛,鄉間小道上一輛電動車疾馳而過,可惜的是方堂無心享受這美好的鄉村風光。
坑坑窪窪的水泥路,加上破舊二手電動車的減震器,讓坐在後座的方堂難受的緊。
就在方堂感覺自己的屁股都快磨破皮的時候,穿過一片小樹林,畈上村已近在眼前。
告別了方華,走到久違的老房子門口,方堂有些不敢上前。
上輩子他大學畢業後就去深市工作了,作為村裏為數不多的大學生,他沒能讓父母過上好日子,反而因為彩禮的事沒少讓他們為難。
更有幾次,方堂差點和他們吵了起來。
“加油吧”方堂暗暗為自己打了打氣。
推開院子的大門,就看見旺財在大口吃著盆裏的剩飯剩菜,見著是方堂回來了,原本吃的正香的旺財也不吃了,雙眼眯了起來,尾巴像是螺旋槳一樣,快速向方堂撲了過來。
久別重逢,顧不得髒兮兮的旺財,方堂也一把將它抱住,一邊用手輕撫著它的飛機耳,一邊朝家裏喊著:“爸,媽,姐,我回來了,還有飯吃嗎?”